自從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以來,“供給側改革“瞬間成為了社會各領域關注或炒作的熱點,農業領域也概莫能外!文章層出不窮,你方抄罷我方吹,觀點繁雜喧囂莫衷一是,有種“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困擾!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借一雙“慧眼”撥開“炒作云霧”,探尋到問題本質?不妨學習參考下既有思想高度、理論深度,又有研究成果常被中央決策層采納的黨國高端智囊的真知灼見。
鑒此, 1月9日筆者專程參加了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清華三農論壇2016”學術研討會,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助力農業現代化 ”問題導向,認真聽取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陳錫文,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杜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韓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以及來自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作的專題報告,希翼從他們言簡意賅、高屋建瓴的權威之聲中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內涵、路徑以及2016年的政策取向與發力點有更全面、深刻的科學認知。
主論壇——宏觀韜略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陳錫文權威點評
精華摘錄:
“我的經驗告訴我一個再好的政策開始是弊小于利,但是越往后執行積累地問題愈多,開始弊大于利。我們的糧食政策實際上也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少一個關于經濟運行的政策10年不變。三十多年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改是吃不飽、要餓死人才改的,現在又到了一個新的關頭,內外形勢深刻變化要求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供給側改革將是2016年農村改革的大頭,將推進糧食供給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的共識已經形成,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保護好農民的積極性,確保糧食產量不出現大的滑坡。”
“繼續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推廣應對風險方面比占主體的‘流轉模式’更有效的‘托管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度很大,最難的是轉變農民思想觀念。”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杜鷹作主題演講
精華摘錄:
杜鷹以“玉米臨儲政策”為例指出,需要打破臨儲價格只增不減心理預期,回歸、貼近市場價格,激活下游產業。同時,仍保留托底收購政策,著力建立農產品市場定價長效機制。土地產權和農產品價格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是農村改革的當務之急。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韓俊接受央視采訪
精華摘錄:
“實現農業現代化,要靠改革,但改革的核心是雙向結構性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今后農產品供給不但要充足,而且要適合消費者需求,城市需要什么,農村生產什么,最大程度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平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報告在浙江松陽和麗水、四川邛崍和崇州的調研成果
精華摘錄: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要跳出農村,借力城鄉結構性改革。城市是引擎,資本、知識和人才的積累都發生在城市,僅僅靠農村內生力量的生產、積累與儲蓄,很難建成現代化農村。解決“三農”問題需研究如何向城市借力:要善用城市消費力、善用城市智力和善用城市地力。”
分論壇——專業聚焦
分論壇之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作專題報告
精華摘錄:
吳曉司長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結構性改革強農惠農》演講中指出, “融合”是主線,“形成農業與第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是重點,“完善產業鏈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是核心,“運用現代理念、技術改造和提升農業”是關鍵,“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途徑。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劉奇作專題報告
精華摘錄:
劉奇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需突出“三產融合”,“三產融合”是中國新崛起的第三級“火箭”,特別是要借助“互聯網+農業”,但是發力點在鄉村旅游,要打造盛世式鄉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馬曉河作專題報告
精華摘錄:
馬曉河副院長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根源在于世界新的技術革命,新技術借助產業結構調整漸進、滲透、跨界方式改造著農村產業,使農村一二三產業出現了融合現象,有利于農民增收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催生農村新業態,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局長祝衛東匯報研究成果
精華摘錄:
祝衛東局長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需減少政府過多干預,以一產為基礎,三產疊加,通過搭平臺(政策體系與體制環境)、育主體(鼓勵工商資本下鄉)、建機制(建立農民土地利益長期化的機制),提高農業多重效益,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
分論壇之二:互聯網+現代農業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務院參事施祖麟,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中國郵政電子商務局副局長劉小剛,中國供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生,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戰略負責人鄭威,京東集團農村電商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出席論壇并發言。
分論壇之三:互聯網+現代農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副司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方言作專題報告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張紅宇作專題報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陳春良作專題報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場管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