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樂君: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和方向

[ 作者:王樂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08-25 錄入:王惠敏 ]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系統部署,農村改革任務艱巨繁重。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需要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改革取得的成就與經驗,梳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改革重點和方向。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改革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深化農村改革,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農村改革工作,一些長期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一是確立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二是創新完善農業經營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農業規模經營方興未艾,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日益廣泛,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體系初步建立。

三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農村集體資產家底基本摸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頒布出臺,多元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宅基地制度改革穩慎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持續推進。

四是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進一步健全。糧食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初步建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糧食主產區獎補激勵制度不斷健全,產銷區多渠道利益補償辦法深化探索。

五是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協同推進,“千萬工程”經驗深化推廣,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逐步形成;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構建。

六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實施。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二、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領域

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成就斐然,但也要清醒看到,“大國小農”依然是我們的基本國情農情,城鄉發展差距依然較大,鄉村振興“人、地、錢”等要素制約依然突出,農民增收總體趨緩,農村老齡化程度加快,農村利益主體更加多元等,這些都是深化農村改革面臨的挑戰。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一是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第一,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干部配備等方面采取有力舉措,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第二,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發展。第三,要找準縣域這個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上取得新突破,給農村發展注入新動力,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更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第一,要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第二,要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第三,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貫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治理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構建產權明晰、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經營性財產參股等多樣化發展途徑。

三是完善農業經營體系。第一,要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加快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第二,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發展。第三,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積極培育多元化社會服務組織,重點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支持服務主體聚焦小農戶和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開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代儲代銷、技術集成等服務,以服務過程的現代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第四,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度。土地經營規模要做到“三個相適應”,即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

四是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第一,完善價格、補貼、保險等政策,這是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的關鍵舉措。第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針對糧食主產區大多“產糧多、經濟弱、財政窮”的狀況,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創新利益補償方式、拓展補償渠道,讓主產區抓糧不吃虧、有積極性。

三、深化農村改革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做好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準則是要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開展農村改革,必須突出農民主體地位,把維護農民權益放在第一位。深化農村改革,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穩和進的關系。農村政策和改革要以穩為主,“三農”穩民心就穩,整個國家社會就穩。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要干出“進”的實績,以鄉村全面振興之“進”助力發展大局開辟新空間。

二是守正和創新的關系。“守正”就是要守住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經營制度、基層組織制度。“創新”就是要順應新形勢新要求,推進“三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在破立統一中實現農村改革蹄疾步穩。

三是試點試驗和頂層設計的關系。第一,用好試點試驗手段。針對“三農”工作中矛盾突出的領域,要堅持問題導向開展改革試驗;圍繞“三農”發展戰略需求,要堅持超前謀劃開展前沿改革試點;著眼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要堅持可感可及安排小微改革舉措。第二,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對實踐證明有效的改革做法,要加強總結凝練,推動上升為法律、規章、制度等,把改革成果固化,讓試驗“盆景”轉化為改革“風景”。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5年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