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層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其淪為“微信工作群奴”的狀態:多個部門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報到并傳報相關材料;他的“副包”(即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門要帶五部工作手機,里面是各部門不同的工作系統要填報,所有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5月16日 新華網)
時代飛速發展催生出諸多新興事物,其中為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而設置現代化辦公工具,如手機APP、各類微信群以及五花八門的工作系統等等。但對基層干部來說是一種負擔,每天疲于應付各種信息的處理,無法安心下來工作,產生了背道而馳的效果?;鶎痈刹繙S為“手機奴仆”誰當反思?
基層干部淪為“微信工作群奴”究其根本原因是工作作風不良,形式主義在作怪。基層歷來是關注社會民生和考察迎檢的重點區域,做精準扶貧臺賬、陪上級領導參觀、寫各種匯報材料的重擔自然就落在基層干部身上,由于文化水平受限和時間精力有限完成五花八門的信息填報更是難上加難。當下基層干部跳進“現代化辦公條件”的坑里出不來,這完全違背了信息時代“讓信息多跑,讓人少跑”的初衷。且各項工作一個專用手機、一個專用的APP,試問手機采購和相關軟件開發的費用從何而來,該流向何處去?試想將所有工作只需統一填報一個網絡平臺,那么基層干部是否會思想減壓、工作減負呢?是否能給黨和人民關注的民生事業更多資金投入呢?基層工作杜絕形式主義,破除制度和工具給基層干部的束縛和牢籠,切勿成為形式主義的助推器。
同時“工作流痕”的最終結果與僅僅是流于形式。這不僅增加了干部的工作負擔,換來的卻是基層工作缺乏務實精神。“工作留痕”的實質是“合影+簽到”,是變向的打卡制?!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黨建、扶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都需要基層來完成,面對程序化的要求加大了對基層干部的監督,但不可避免的讓基層陷入把拍照當成主要工作的誤區,上傳完幫扶的日志和照片意味著這項工作的完成,又匆忙奔向下一個拍照地點。監督檢查部門對工作的評判標準主要看檔案盒子數量多少、分類的詳細程度以及照片多少,然而忽視了基層群眾對工作是否滿意以及工作的完成質量等問題?,F代化辦公工作卻將基層干部帶入形式主義的泥淖中不可自拔。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利用新興的技術和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是大勢所趨,而思維和觀念也應轉變,讓行政觀念和管理觀念也應與時俱進,讓更換工具和換“腦子”同步進行,才能跳出形式主義的泥潭。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區青白中學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