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要繼續鞏固,增強造血功能,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中央電視臺)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扶貧工作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重點,也是最艱巨的一項任務,不能光喊口號,更不能搞形式主義,一定要真抓實干?!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為老百姓的特別是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勤政愛民的初心初衷。貧困老百姓能否過上小康生活,關系著“四個全面”戰略推動的成效,關系著黨心政心民心能否凝聚,關系著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否實現。因此,扶貧工作要真扶貧、扶真貧。
扶貧,貴在精準,要根據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扶貧工作的每一個腳步都踏石有印。脫貧,貴在精準,要讓確實有困難的家庭擺脫貧困困擾,過上小康生活。所以,這里面,有兩個比較關鍵性的問題,就是真扶貧和扶真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關鍵階段,總書記鮮明提出要杜絕形式主義,對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領導干部來說,也可以當成是一種警醒。到2020年全面脫貧,是中國共產黨立下的“軍令狀”,必須堅決保質保量地完成。但是隨著工作的推進、貧困人口的退出,應該說越往后必然越難,“骨頭”就越是硬。一邊是早已定下的 “軍令狀”,另一邊是難以啃下來的“硬骨頭”,如何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既考驗著一個地區和部門的智慧,同時考驗著領導干部的忠誠度。
顯然,按照傳統思維,每逢去走一走、看一看、慰問一下,送點油鹽醬醋等慰問品,最后拍拍屁股走人。有的領導干部只想圖簡單方便,不問貧困實際情況,以某種普遍適用的方式扶貧。還有的領導干部,索性在貧困戶收入數據上弄虛作假,注入大量水分。這些現象直指形式主義問題,最后勢必只會從假扶貧走向假脫貧。
總而言之,形式主義的問題實質,是政績觀問題。是否真正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否保持對黨忠誠的初心,脫貧攻堅戰場就是一塊“試金石”。所以,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真理原則,必須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咬緊牙關從貧困這片“山坡”上爬過去,絕對不能讓扶貧存在一絲“假打”。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亭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