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生第二十五期讀書報告會在里仁樓舉行,研究院院長陳文勝教授、陸福興教授、胡揚名教授、瞿理銅副教授和全體研究生參加了匯報會。研究生們逐一匯報了讀書情況,并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享了對所讀書籍的理解與思考。
博士研究生陳翔宇研讀了勞倫斯·紐曼的《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7版)》,本書從為什么做研究、做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做研究三個角度論述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以及方法論,其中,重點介紹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自的代表性研究方法的內容、步驟和特點,同時對比了兩者的異同之處。本書對于理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起源和歷史演進提供了幫助,并從邏輯上解釋了為什么社會研究能夠被稱之為科學。
博士研究生張寧匯報了王亞楠的《中國官僚政治》通過閱讀本文,發現可以從“何為官僚政治、他國的官僚政治、中國的官僚政治”三個方面進行解構,回答的核心問題是“中國官僚政治往何處去或將作著如何的交代的問題”。因此,加上“思考與借鑒”,本次從四個角度進行分享。
碩士研究生吳意深入研究了張靜的《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并從基層低穩定結構和基層社會建制角度分析了鄉村社會秩序沖突的產生原因。
碩士研究生程洪對孟德拉斯的《農民的終結》進行了簡單分析。匯報第一部分概括了本書的基本內容并對其研究意義進行了簡要闡述。第二部分闡述了關鍵詞,包括農民的終結、農民社會、不受歡迎的革新、小農與農業生產者的對比。第三部分以法國農民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入手,闡述中國農民存在著農民地位弱勢、政策具有偏向性、農民權益保障缺失、農民政治參與不足等困境。
碩士研究生譚明明匯報了吳飛的《浮生取義—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并從提出背景、理論基礎、主要內容、方法啟示這四部分來詳細探討這本書,用兩個例子分享了作者關于中國式自殺的觀點,即以一種極端且不恰當的方式來追求心中的正義,并將這本書的關鍵詞概括為“家庭政治”、“權力游戲”和“道德資本”,最后講了這本書對于培養問題意識和做質性研究的意義。
在教師點評環節,導師對各自學生的讀書報告進行了點評,肯定了同學們在讀書方面取得的進步,并指出了存在的問題。
胡揚名老師指出,讀書要盡量從學科角度出發,選取權威學者的觀點和文獻進行閱讀,尊重書中說法和觀點,不能歪曲書中事實,以免犯了常識性錯誤。
陳文勝老師對此次讀書匯報進行了點評和總結,他肯定了研究生們在此次讀書匯報中的進步和成長,但同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閱讀過程中,他希望研究生們能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堅持學術研究視野。在讀書時,要剖析經典著作的理論前提和假設,要學習經典著作理論框架構建思路,做到“看到-讀到-寫到-說到-領悟到”,走進書本又走出書本,理解書本的價值和意義。第二,把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要找出書中的關鍵詞和核心觀點,對經典著作的基本立場和核心觀點了然于心,作為自己畢業論文以及以后學術研究的文獻積累。(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