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宋衛平:農村改造除了小鎮沒有第二條出路

[ 作者:宋衛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20 錄入:王惠敏 ]

11月8日至9日,藍城集團、綠城小鎮“藍圖計劃”首期開班典禮暨小鎮街巷空間專題研討會在杭州舉行。藍城中國董事長、綠城中國董事會聯席主席宋衛平親臨授課,為學員們作了近三個小時的專題演講。

1、農村是星星月亮,正期待著城市光芒的進一步照耀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城鎮化水平極速提升,最新數據表明已經接近60%。改革的發展成就也證明,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如果說過去的城鎮化是農民向城市流動,那么新型城鎮化,則必須立足于鄉村,并以此為觀照。

根據我們這么多年的所思所想所悟,我們深切地感到,作為公司、作為經營體,我們面臨的巨大機會就是:在中國城鄉當下存在的巨大差異中,以自身的專業能力,探索、實踐、豐富新型城鎮化建設,聚焦小鎮、認知小鎮、創新小鎮。

目前中國城市和鄉村在生活內容的豐富程度和生活水平的差異方面,高差可能在10倍以上。而且這種高差不是緩慢的流動,是急劇的變革。

城市究竟有什么好?某種程度上來說,城市就像太陽一樣,代表著人類發展進步的光芒,承載著先進的文明科技以及豐富的生活內容。

而農村呢,顯而易見在商業設施、醫療設施、文化娛樂設施等等基礎配套設施方面存在著大量不足,所以我們說:農村是星星月亮,正期待著城市光芒的進一步照耀。

當然我們更要看到,經過這么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城市的變化和基礎設施的變化,已經使得改造農村所有的元素全部齊備,科技也有,人才也有,現在缺乏的只是一個有效的整合而已。美麗鄉村建設也做了很多事。但是,能不能再往前推動一步兩步,用政策的模型,用國家政策的扶持,加上商業模式,通過城鄉的互通互惠,把農村里邊有些東西巧妙地銷售給鄉村以外的人,獲得利潤,獲得投入來改善農村的基本條件。

當下中國人口三分,三分之一在城鎮,三分之一在農村,三分之一在游離。游離的這一部分主要看工作機會,城市有活干,他們就留在城市;工作機會少,他們就被迫回到農村。

2009年政府之所以采用4萬億的刺激,就因為當時有一個非常大的陰影——經濟危機所產生的失業者。因此你唯一的一個選擇,就是如何把鄉村進一步演化進文明的懷抱。“形”可能未必是城市的“形”,實質則是把城市的文明在鄉村做一個落地。

2、我們必須有相應的能力:復合小鎮,以生活為基礎

我們有著前二十幾年參加中國城市建設的經驗和積累,現在可以積極主動,有目標、有理想、有方法、有商業模式地參加中國這一輪的鄉村改造,而鄉村改造里面,除了小鎮沒有第二條出路。

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嘗試,這些嘗試都介于房產和小鎮之間,而今后幾年出現的產品更多的將會是小鎮產品,而并非房產產品,兩者的內容不一樣。

如果是房產產品,房子造完了,質量還不錯,然后加上力所能及的一般性的生活配套服務,更多是物業的信息。

但小鎮不一樣,小鎮是生活產品,是產業生產和生態產品,其內涵已經遠遠大于以前的產品。做過小鎮的人都知道,其難度是做房產品的5到10倍,這個難度倍數還是最起碼的。

做小鎮的基本前提是政府主導制,政府是行政資源、社會資源的統籌者,小鎮要成功第一要素是政府,第二要素是政府,第三要素還是政府。

我們從2003年做海寧百合新城這樣的100萬方以上的大盤開始涉足小鎮,到后來的青島理想之城、舟山長峙島、海南藍灣小鎮、烏鎮雅園、桃李春風等等,經過10多年的探索、學習、認知和實踐,現在做小鎮我們已經過了及格線。在中國,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是不多的。

我們當然是中國做小鎮最靠譜的一支力量。我們內部應該感知到自己的價值,但不要竊喜,更不要在外面擺老資格。上次JTP的約翰·湯普遜(英國城市學會創始人及名譽主席)來給我們介紹歐洲小鎮。我請他評價下我們做小鎮的價值。他說你們一定是最棒的,因為歐洲也沒有幾個公司能這么做。

大部分歐洲的小鎮不是靠設計做出來的,而是在幾十年、幾百年的歷史演進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我們現在做小鎮,有這個機會,也有這個機緣,可以把古今中外,過去、現在、未來做最有機的整合。當然,這樣的小鎮需要我們做耐心、細致、謹慎的系統研究,需要重新去認知、演化和實踐。

所以我們想通過“藍圖計劃”去重新面對它,研究它,對接世界上優秀的小鎮,比如歐洲那些小鎮,作為歐洲國家里的一個主要形態,它們的生命力何在?大到小鎮群落、產業模式、生活形態,小到農事生產、節日設定,研究是什么使得它們走在我們行業的前面,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3、把科學生活、文化生活、藝術生活作為小鎮的內容和主體

什么是生活?生活是那么的具體,那么的豐富,那么的抽象。生活是一門學問,我們需要對生活做系統的研究,這肯定是一門很有意義也很有意思的學科。如果從生活的內容、結構方面作相應的研究,我認為構成生活的三個基本要素是科技、文化和藝術。

有人說:生有生的信仰、活有活的樂趣。生活首先要有樂趣。什么才叫理想的生活、快樂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總是需要被描述的,要有數量,要有結構,更重要的要有內容,內容為王。

尤其是在小鎮這樣的形態里,有幾千人幾萬人,和產業、生態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人與人之間是什么關系,這些人的微生物系統和他的思維系統、文化系統、藝術系統是怎樣的,你只有去解讀它,你才有內容。沒有這個內容,你在小鎮的規劃運營中再用力,也是活不下去的情勢。

做小鎮就是做生活,小鎮是個殼子,它有很多空間和美麗,除了建筑、環境、配套和一般性的服務,我們還要把生活的內容加進去,即科學生活、文化生活、藝術生活,要從這三個角度對生活重新解構,把它們作為小鎮的內容和主體。而且它們肯定不是一個個選取的概念,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連接在一起。

活動是生活里面的主要內容,因為活著就會動,所以要做活動。活動多了,豐富就成為習慣了,習慣構成文明,文明的另外一個表達,可以被用成習慣、習俗。

只有通過這些內容、活動的設定,才能把生活的活力、張力、生命力更好地展現出來。沒有這個主體,沒有新的、上檔次的、有名堂、有邏輯、有體系、活生生的內容,沒有被補充和加強過、被推動和引導過,小鎮就沒有生命力。

在小鎮的建設上,現在我們看到科學生活、文化生活、藝術生活的可能性,但這僅僅是一個命題的提出,我們以前所做的也只是淺顯的開始。我們現在對生活的認知,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科學、不文明的。很多的生活常識,我們也不知道哪些是靠譜的,比如咖啡應該怎么喝,礦泉水、純凈水、自來水哪種對健康比較好。

小鎮生活如果沒有科學指導、沒有文化指導,沒有藝術指導,生活就沒有吸引力。比如我們做茶鎮時,就應該從世界茶、科學茶、文化茶、藝術茶的角度去研究,基礎當然是科學茶。一食一地一人一茶,科學飲食、健康生活。我們不僅是做生活服務的,我們更是做生活推動的,我們要做生活引領的方方面面。

生活應該是科學中的一門學問。通過對生活的研究,構建出一套新的規范和理論,理解它、認知它,然后推動它,把小鎮的生活納入到一個科學的文明的范疇里面去。讓我們一起探索,對接和尋找。

4、生活、生產、生態

美好的生活是有可能的,我們也已經部分證明了小鎮的受歡迎程度。我們做小鎮基本上考慮三個融合,生活、生產與生態。只要你做得靠譜,小鎮,一定讓生活更美好。我們還是低估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強烈愿望。

做小鎮最重要的元素是要找到一個接口,找到一個動能,找到一個汽車里面的點火裝置,或電腦系統,能夠把外部的能量,通過這個系統的代表去實現生產。它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還可以是它架構上的一個體制,以此來重新認知生活、生產、生態,尤其是解決原住民的問題,解決農業的問題。

在中國,最有價值的小鎮不是產業,也不是科創,中國最有價值的小鎮一定是民鎮。

農村只有導入城市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文化流,才能有改變。小鎮一定是解決中國農村問題的唯一辦法,不可能有第二個選擇。如果做小鎮而對中國的農業不了解,你根本做不來。做小鎮必須把農業放在第一位,農業里邊第一位是原住民,農民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還有環境和生態的保護,不能占用太多的土地資源,以及農業生產的重新設定。

城市最原始的吸引力,一個是文化的吸引力,另一個是非常好的各種配套基礎。但是你待久了,可能也會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城市一大,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也會產生各種問題。小鎮應該就是這樣一種理想,它把人類文明的許多設施,和大自然的優雅、舒暢、空氣、青山綠水,以及農村的鄉土人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我們就是想把農村改造成一個風景如畫,然后生活水平在大部分界面接近城市,甚至有個別方面超過城市的地方。小鎮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生活在小鎮里的人,平均壽命要比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多個10年,他們的快樂程度、幸福程度都要高于在城市生活的人。它的理想設定,是城市群的概念,即在發達地區的城市群之間,建設一個個新型小城鎮。小鎮讓生活更優雅地展開,這種可能性正在不斷涌現。

作者系藍城中國董事長,綠城中國董事會聯席主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小鎮產業聯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亚洲欧美日本大码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