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伍松柏等:淺析城郊農村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作者:伍松柏?周銳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08 錄入:吳玲香 ]

為確保新時期動物疫病防控“有人干事、有錢干事”和“干好事、不出事”,本文在分析當前達州市通川區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突出問題和疫情隱患的同時,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1 基本情況

該區位于四川東北部,是達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畜禽及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地位凸顯,培育出“川漢子”、“百年燈影”牛肉系列和“逹俊”牌鐵山黃羊、“朝陽”牌無公害豬肉等弛名品牌,擁有畜禽交易市場12個、畜產品流通市場25個(其中復興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入選全國公益性農產品批發示范市場、蒲家畜牧交易市場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市區共建、以區為主的達州市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被確認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鑫源食品有限公司屬A級生豬定點屠宰場、承擔著達州主城區與周邊鄉(鎮)的豬肉供給保障任務,市政府定點的復興家禽交易屠宰市場、年宰殺家禽1000萬只(交易活禽700萬只)以上。

該區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多年來保持了“清凈無疫”的良好態勢,從未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是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肉牛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縣,是全國“燈影牛肉”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和達州 “菜籃子”工程核心區。

2 存在問題

2.1 形勢嚴峻

2.1.1 該區位于達州中心城區,畜禽產品需求量大,畜禽產品跨區域調運日益頻繁。在運輸、屠宰、加工、貯藏和交易等環節,會造成動物交叉感染,并加大外來動物疫病傳入的風險,嚴重威脅著畜牧業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動物衛生安全監管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

2.1.2 個別業主法制觀念淡漠,不愿承擔社會責任,對消毒滅源、強制免疫、疫病監測等基礎性防疫與檢疫監管等工作抵觸,宰殺、販賣病死畜禽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到重大動物疫病整體防控效果,給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留下隱患。

2.1.3 當前動物疫病種類多,病原變異速度加快、免疫帶毒,頻繁出現新老動物疫病的暴發與蔓延。隨著“豬周期”帶來的行業洗牌和環保督察促成的產業升級,畜禽散戶逐步退出、畜禽養殖密度增大,同一場(點)多種病原并存,混合感染、隱性感染、繼發感染嚴重,進一步加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的復雜性和防控任務的艱巨性,尤其是近年來塞內卡病毒病、小反芻獸疫、H7N9亞型禽流感疫情的發生,使得跨區域調運活畜禽再次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2 經費不足

2.2.1 北部9個鄉(鎮)的劃入,使得業務費用大幅上升,動物疫病監測經費僅夠解決診斷試劑、生物耗材,缺乏采樣等工作經費;強制免疫造成動物應激死亡補償,執行的仍是10多年前標準(豬、羊最高補償480元/頭只,牛、禽無補償);經費審簽程序還十分繁瑣,免疫反應死亡補償費劃撥到位時間滯后。加之,隨著動物防疫政策中強制免疫目錄的調整,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即將退出國家強制免疫,地方支出會增加、負擔將更重。

2.2.2 新劃入鄉鎮農(牧)站的標準化改造不到位,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缺乏保溫箱、離心機等必備儀器設備,畜禽疫(菌)苗等防疫物資存放不便。

2.2.3 小農觀念仍未轉變,部分鄉(鎮)對動物防疫重視不夠,補助經費難以解決免疫所需耗材和免疫應激搶救所需的費用;在出現畜禽應激反應治療時,搶救藥費由基層獸醫自貼,嚴重挫傷積極性。

2.3 人才缺乏

2.3.1 一是每年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時正值農忙季節,一些強制免疫病種需加強免疫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村級動物防疫員天天走田埂、進農家,白天忙牲畜、晚上忙家禽,不僅工作強度大、防疫效率低、耗時長,而且免疫畜禽發生應激反應或死亡的頻率加大,還面臨感染人畜共患病、受到意外傷害等風險。在此條件下,受傳統觀念影響,社會對獸醫這一職業充滿著輕視和偏見,特別是國家取消畜禽及畜禽產品防疫費后,相對微薄的收入待遇(每村每年1700元),難以刺激到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神經,導致他們工作時消極應對得過且過,消毒滅源走過場、強制免疫不到位,不愿也不想直面群眾矛盾,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效果差;部分還是村組干部兼職,存在素質不高、業務不精等問題和只重視診療、不重視預防保健等現象,個別村甚至出現了有畜無人防、有病無人治、對依法處理病死畜禽失去有效監督,若有“疫情”無人報的現象,無法應對變化無常的動物疫情局面。

2.3.2 保障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環境更為艱苦,部分偏遠鄉(鎮)人才招不來留不住、補充新鮮血液困難,鄉(鎮)獸醫仍以“老把式”當家或或屬于跟師學藝為主,在被確認的官方獸醫中相當一部分人員知識老化,靠有限的經驗與常識工作,遇到復雜病例或出現重大疫情時力不從心。尤其在全面暫停征收檢疫費、基層動物衛生監督站合并為鄉(鎮)農牧站后,各級政府、部門過多抽調(借用)人員,安排到政務中心坐班或從事與自身職能不符的場鎮文明衛生等臨時性、突擊性政府政務工作,造成在崗獸醫人員“行政化”現象普遍,導致動物防檢疫職能嚴重缺位。

2.3.3 一方面,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和疫病診斷與治療、采樣與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學與血清學檢測、動物疫情監測與分析預警、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獸醫新技術培訓推廣等,都與獸醫工作密切相關,需要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的積累與時間沉淀。另一方面,農業部門工作任務重、條件差、待遇低,特別是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官方獸醫升職晉級空間小、“天花板”效應明顯,一些“老黃牛”長期原地踏步、看不到進步的希望,一些年紀輕、學歷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只能“排隊”等待職稱晉升機會,導致他們不敢擔當、不愿作為,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頻繁,現有在編在崗獸醫專家綜合素質低,有編缺人、人才斷檔現象嚴重。加之,政府隨意安置人員,新補充力量“非專業性”明顯,特別是退伍安置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學歷教育和較為系統培訓,對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和檢疫標準及規范的理解能力有限,難以勝任規范化、信息化、法制化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和動物衛生安全監管執法辦案等工作,導致其服務能力既跟不上形勢需要,又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應急機制

3.1.1 應急準備。繼續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完善應急機制和預案,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強化應急物資儲備,適時舉辦應急處置現場演練,提高應急響應和應急物質儲備、送運能力。

3.1.2 監測疫情。增設流行病學調查點,持續監測畜禽養殖、免疫、流通、屠宰環節的風險因素變化情況,重點關注畜禽異常發病死亡等情況,做好動物疫病監測、流行性病學調查和預警預報,并結合特定動物疫病的血清學和病原學監測結果,準確掌握疫情動態、評估疫病防控效果,優化防治路線、科學指導防控。

3.1.3 監檢促防。以“智慧動檢”監管平臺建設為抓手,強化檢疫監管痕跡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和規范執法辦案能力,嚴格規范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出證,嚴格執行檢疫申報、動物及動物產品跨省調運指定通道、收購販運登記備案等制度,健全家禽定點屠宰、“殺白”上市管理體系,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活動,推動屠宰行業轉型升級;建立農業保險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聯動機制,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與運營,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強化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推動動物疫病防控從有效控制到逐步凈化消滅轉變。

3.2 增大財物支撐

3.2.1 加大經費保障。建立檢疫經費補貼機制,優化強制免疫、完善強制撲殺等補助政策,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疫情監測、免疫應激反應死亡補償和重大動物疫病撲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費用,納入財政預算足額安排、據實報銷。

3.2.2 優化服務環境。拓寬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經費渠道,新建基礎設施,裝備疫(菌)苗冷藏、檢測檢驗、交通工具、技術服務設備,進一步改善工作條件,使基層獸醫從業人員切實履行好強制免疫、產地檢疫、疫情報告、監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等職責職能。

3.2.3 豐富監管手段。建設動物疫病防控信息網絡平臺,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加快畜禽養殖信息化建設步伐,使動物防疫工作“橫向全覆蓋、縱向到畜禽”,實現“有病不成災、有疫不流行”的總體目標。

3.3 加強隊伍建設

3.3.1 穩定隊伍。一是繼續落實一村一個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臨時聘用機制、村聘村管機制、村級疫情觀測員機制,協調相關部門按物價指數,適當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補助標準,足額到位補貼,建立工傷保險機制,明確考核導向,用實績說話、實現實干實惠,提高其服務意識與效率。二是以加強行風政建設、強化獸醫工作為保障,規范外單位借用人員制度,建立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等激勵機制,對長期工作在基層的鄉(鎮)獸醫給予補貼,提高中、高級職稱聘用比例,化解職稱評聘矛盾,讓獸醫從業人員立足主責主業、切實履職盡責,把精力匯集到發展現代畜牧業保駕護航的主軌道,把心思投入到畜牧業健康發展的主戰場,在專業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3.3.2 激發活力。一是以政府購買服務、委托服務等方式,引導農業大專院(職)校、動物診療機構、畜牧龍頭企業和獸藥經營企業等社會化服務組織,重點做好強制免疫、免疫檔案管理、協助動物檢疫、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獸醫公益性服務和免疫畜禽應激反應補償、養殖保險等贏利性服務。二是對空缺崗位及時公開招聘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社會人員或全日制畢業生,或以“千名碩博進達州”方式引進特殊人才,或調劑、引進專業技術人員補充基層一線,解決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和個別鄉(鎮)農牧站力量薄弱問題。

3.3.3 提升素質。一是以關心基層獸醫從業人員思想政治進步為重點,在選派優秀年青技術人員參加動物防疫職業技能比賽、獸醫職業與道德學習培訓和外出考察、推薦表彰等方面予以傾斜,對業績突出、有特殊貢獻的獸醫從業人員優先推薦為市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市勞模,通過標兵評比、媒體宣傳、組織關心,在營造全社會關注獸醫、理解獸醫、支持獸醫良好氛圍的同時,提升獸醫工作幸福指數,激勵引導他們立足崗位、鉆研業務,塑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勇于擔當的獸醫隊伍。二是對接大專院(職)校、生產經營企業或政府職能部門,采取學歷提升、骨干進修、人員輪訓等方式,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智能裝備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基層獸醫從業人員提供靈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和全程跟蹤指導,加大在崗獸醫專業知識的更新力度,提升獸醫工作技術支撐、依法行政和突發疫病應急處理等專業技能,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達州市通川區農業局、達州市通川區委農工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免播放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午夜福利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