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紀委監委通報了臺州市椒江區馬峙村村干部揮霍浪費村集體資產相關問題。2013年至2016年,馬峙村村委會原主任李昌啟、村監會原主任李昌志及其他4名村干部先后340次違規列支招待費、香煙費、餐費等,報銷費用近6萬元。(8月14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經過巡察組的深挖細查,2013年至2016年的3年間,馬峙村“兩委”,違規列支招待費、香煙費、餐費竟達340次,其中既有40元的香煙發票,也有高達3000元的就餐費,還有同一天違規報銷2次的情況。不僅說明馬峙村“兩委”無視法紀,置禁令于不顧,膽大妄為,也暴露出馬峙村財務管理混亂、財務報銷隨意、規章制度形同虛設的問題。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其領導地位堅不堅固、戰斗堡壘作用強不強,是農村經濟社會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所以說村 “兩委”的作用發揮對農村的穩定和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何讓村 “兩委”發揮作用,促進所在村的發展,關鍵就要確保其黨員干部隊伍能夠把精力和心思用到為村民謀實事解難題上來,自身不發生問題。
很顯然,馬峙村“兩委”的黨員干部,3年340次違規報銷費用近6萬元,可以說其精力和心思,根本就沒有用在服務群眾,為所在村集體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上來,而是挖空心思侵占和揮霍村集體資金。這樣的基層組織能夠起到領導核心、戰斗堡壘作用嗎?答案不言自明。
本是帶領群眾致富奔康的村“兩委”,卻成了揮霍集體資產的“蛀蟲”,整個村“兩委”黨員干部基本深陷其中,委實讓人嘆息。此等覺悟和素養的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會是什么樣,真不敢猜測。但可以想象,涉事黨員干部違規違紀的形象,必然會損害群眾心目中的黨員干部形象,抹黑政府形象。因此而言,村干部3年違規報銷340次,除了揮霍村集體資產外,更會損害群眾利益、蠶食群眾的信任,損害黨員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3年報違規報銷費用6萬,看似數量并非巨大,但影響卻極壞,必須要引起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當然,發生基層黨員干部肆意揮霍村集體資產的問題,關鍵是少數黨員干部自身信仰淡化、法紀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性差。但同時也應看到,問題的發生與上級部門監督執紀缺失,管理制度不落實有著脫不開的關系。3年時間里,數百次的違規報銷和揮霍行為,難道不會露出一點馬腳?難道會沒有村民反映問題?村上財務公開制度,民主集中制、村級一般性事務聯席會議制等村級組織工作規則形同虛設也就罷了,上級部門的監督檢查、財務審計等制度和工作豈能形同虛設。這里面,到底是監督不到位,還是不愿監督,也或是某些原因讓監督故意失效,恐怕還須當地紀委監委深入查處。
村干部違規報銷340次村公資金,就是一記警鐘,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強化基層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絕不能只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上、口頭上,除了要正確使用基層黨員干部和發揮其積極作用外,更要強化制度落實和監督管理,只有把各項制度落地落實,實現監督執紀全覆蓋零容忍,真正堵住基層黨員干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肆意侵占揮霍集體資產等違規違紀行為的漏洞,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委編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