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秋糧抗洪補救和防災減災技術意見發布

[ 作者:全國農業技術推廣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5 錄入:吳玲香 ]

6月底以來,長江中下游出現多次最強降雨過程,覆蓋范圍廣、過程雨量大、短時降雨強,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部分地區農作物受災嚴重。當前,南方降雨還在持續,北方陸續進入防汛關鍵期,秋糧生產形勢不容樂觀。據氣象部門預測,7-8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長江中下游、淮河、黃河下游、遼河流域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同時也有可能出現澇旱急轉,對秋糧生產極為不利。針對當前氣象條件和秋糧長勢,要以抗洪排澇、防旱保苗、防高溫熱害、防低溫冷害、防病蟲草害為重點,切實抓好災害防控,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搭好豐產架子。

一、抗洪排澇

搶排水、快散墑,早補救、促恢復,強化受澇田塊管理。

一是搶排積水,除澇散墑。對低洼受澇地塊,搶修損毀農田,快速疏通溝渠,搶排田間積水,并鏟趟散墑,追施速效氮肥,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防止因積水造成早衰。

二是洗苗扶苗,恢復生長。對積水田塊,要做到邊排水、邊洗苗,早扶苗、早恢復。結合排水或潑水洗苗,清除爛葉、黃葉。退水后,及時扶正植株,促進恢復生長。

三是加強田管,促苗轉化。對受澇田塊,追肥要快,養分要全,數量要足,起到養根護葉的作用。及時中耕劃鋤,破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性,保護根系,兼顧除草。

四是適時改種,減輕損失。對南方因災絕收的稻田,要及時改種晚稻或用早稻進行翻秋。對季節緊張地區,可改種生育期短的豆類、馬鈴薯等作物,努力實現大季損失小季補。

二、防旱保苗

既抓旱區抗旱保苗,又防澇區澇旱急轉,應對伏旱和秋旱。

一是補水造墑,緩解旱情。突出重點,優先保證雜交制種田和良種繁殖田生產用水。推廣管道輸水、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增加保澆灌溉面積。灌溉后及時淺中耕,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二是趁墑追肥,促進生長。對北方受旱遲發的玉米,充分利用降雨和灌水,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開溝深施并施后覆土,防止高溫產生肥害,促進籽粒灌漿。

三是加強田管,降耗減損。對受旱玉米,采取放秋壟、拔大草、割空株、打底葉等措施,促進通風透光,減輕病害侵染,減少水分養分消耗。對重旱玉米,及早收獲玉米秸稈進行青貯黃貯,用作畜牧飼料。

三、防高溫熱害

長江中下游地區加強稻田管理,切實防好高溫熱害。

一是深水灌溉,以水調溫。對孕穗抽穗期的水稻,如遇持續35℃以上高溫,會影響揚花授粉和結實率??刹扇∩钏?span>(10厘米以上)灌溉,以水調溫,降低穗層溫度。

二是葉面噴肥,化學調控。適時噴施磷鉀肥等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千粒重,減輕高溫熱害影響。

四、防低溫冷害

北方防好早霜,南方防好寒露風,應對低溫冷害。

一是科學田管,促進早熟。適時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水溶肥,迅速補充養分,增強植株抗寒性。水稻淺水灌溉,提高水溫,防止貪青晚熟,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二是灌水造墑,以水調溫。遲熟水稻可灌水防霜凍,晚間灌,白天排,保持田間濕潤。此外,在早霜和寒露風來臨前,低洼地塊可在上風口位置,放置秸稈人工熏煙防霜凍。

三是適當晚收。一旦發生早霜,不要急于收脫,適時延遲收獲,適當延長后熟生長時間,充分發揮根莖儲存養分向籽粒傳送的作用,提高產量和品質。

五、防病蟲草害

加強監測預報,推進統防統治,減輕病蟲危害。

一是南方稻區防治兩蟲兩病。重點做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和紋枯病等重大病蟲的防治,力爭做到關口前移、早期預防,分類指導。

二是華北東北防治一蟲一病。重點抓好玉米螟的防控,確保不發生大的危害。密切關注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情況,做好預報和防治工作。

三是西北西南重點控制檢疫性蟲害。對稻水象甲、蘋果蠹蛾、馬鈴薯甲蟲等疫情,實施阻截防控和聯防聯控,防止疫情擴散蔓延,造成嚴重損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 | 亚洲乱码中文欧美第一页 | 色婷亚洲五月hd免费在线观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