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上午,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重大課題《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與種糧效益協同的湖南實踐路徑》(編號:XSP24NYT01A)論證會在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召開,該課題由湖南省人大農業委原主任、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宗林主持,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教授及陸福興教授、胡揚名教授、瞿理銅副教授、謝宗藩碩導、程中培講師參會,圍繞課題展開深入研討與論證。

 wechat_2025-09-28_173917_133.png

該課題聚焦湖南擔當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與提高農民種糧效益的協同問題,指出湖南在履行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方面成效顯著,始終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通過嚴守耕地底線、優化生產結構、提升單產水平穩固糧食生產大省地位,同時立足特色農業資源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的多元食物供給體系踐行大食物觀,并在種業創新、智能裝備、綠色技術等領域形成農業科技優勢,核心技術具備國際影響力;但也面臨糧食公共品屬性與農民追求個人利益的制度性矛盾、全國糧食安全統籌要求與湖南區域發展訴求的結構性張力、糧食補貼政策與生產成本變動的動態失衡、現有政策支持與農業效益提升瓶頸的適應性差距這四大現實困境,導致“國家要糧”與“農民增收”難以協同推進;為此課題提出,需通過構建全國區域責任共擔的協同治理機制、推動政策從“重產量”向“產量與增收并重”轉型、健全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的區域補償機制、優化從“重數量”到“重能力質量效益”的考核評價體系、深化市場導向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以此破解矛盾,實現國家糧食安全責任與農民種糧效益的協同提升。

 wechat_2025-09-28_173931_311.png

劉宗林院長在會上強調,湖南平衡糧食“政治責任”與“農民收入”需關注四大節點。目標設定上,立足耕地減少、種糧意愿下降、科技難有重大突破的實際,摒棄盲目拔高,參照中央“豐產”導向,建立“產能”“產量”雙目標;耕地管理上,按北京新政核查甄別占比偏高的基本農田并爭取減量,占補平衡從重數量轉向重質量,審慎處理“非糧化”;布局統籌上,把握國家產銷區省際橫向補償機遇,組建專班爭取紅利,省內同步分類劃區調控;實踐路徑上,著力提高單產,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推進“適度規模+社會化服務”,提升種糧效益。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