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呂德文:大城市戰略下小城鎮向何處去

[ 作者:呂德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23 錄入:王惠敏 ]

  前幾天有媒體刊文回顧中國“小城鎮興衰簡史”,慨嘆小城鎮在大城市的擴張下,生存發展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筆者最近恰好在無錫、蘇州調研城鄉關系問題,在“蘇南模式”的發源地重溫上世紀80年代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小城鎮、大問題”,感慨頗多。因此,筆者試圖借此機會就“小城鎮向何處去”的話題做初略探討。

  到2016年為止,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城鎮化率已達57.35%,其中大多數城鎮人口居住在大中小城市。據統計,中國人口百萬以上城市已達142個,其中人口千萬以上的城市有6個。這意味著,是大城市而不是小城鎮成為推動今日中國城鎮化的火車頭。不過,就此認定小城鎮已經衰微,并否定費先生“小城鎮、大問題”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卻言之過早。

  一方面,今日中國城市化的成功,雖直接源自大城市、大產業拉動,但其社會基礎卻與早期的鄉村工業化實踐密切相關。筆者近日對當年鄉鎮企業最輝煌時期的“神州第一郊”無錫市濱湖區(原無錫郊區)的調研發現,當年的“小城鎮”至今仍在支撐著城市化這個“大問題”。正是改革開放以后鄉村工業化的實踐,使當地農民在“離土不離鄉”的情況下實現了“進廠不進城”。當地絕大多數農民雖有“農民”身份,卻早已習慣工廠生活,早已享受與普通農民不一樣的社保待遇。并且,早在上世紀90年代,當地便通過村鎮建設讓農民過上了與城市無異的生活。

  進入21世紀以來,鄉鎮企業雖然失去了中國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但當年發展鄉鎮企業遺留下來的建設用地、廠房等要素,卻為村集體留存了大量集體資產,這為當地工業園區發展模式創造了條件,蘇南地區因此享有高質量的城市化水平。其顯著特點是,當地城市化進程難見“釘子戶”和暴力拆遷,農民進城后可以迅速適應城市生活。蘇南的城市化經驗表明,小城鎮雖在空間形態上幾近消失,但其制度內核卻在大城市中保留下來,大城市戰略的成功恰恰源自小城鎮的發展基礎。

  另一方面,在探討小城鎮問題時,應區分兩種小城鎮類型:一是主要以生產功能形態出現的小城鎮;二是主要以生活功能形態出現的小城鎮。那些還具有活力的生產型小城鎮,大都具備了產業集聚條件,如浙江的一些小鎮,通過早期私營經濟的發展,逐漸聚集了某個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并具有較大市場占有率。中西部的一些小鎮,地方政府通過建立工業園承接東部地區的某些產業,也可以激活小城鎮的活力。

  新世紀以來,大城市在積聚人才、資金和技術等方面越來越具有優勢,生產型小城鎮則越來越少。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以生活功能形態出現的小城鎮越來越多。客觀上,這與最近十多年的大城市戰略密切相關。農民工進城后,村莊逐漸失去生產功能,其生活功能也逐漸衰微,尤其是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難以得到滿足,小城鎮恰是一個提供完整公共資源配套的生活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小城鎮為城市化進程中的“搖擺人口”提供了蓄水池。那些沒能力在大中小城市安家落戶的農民工,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小城鎮實現穩健的城市化:進可進城,退可回鄉。在這個意義上,生活型小城鎮是有序、穩健的城市化戰略的必要條件。

  在大城市戰略主導城市化的前提下討論小城鎮問題,一是要重新評估生產型小城鎮的歷史定位;二是要準確認識生活型小城鎮的現實與未來定位。從城市化發展的歷史進程看,生產型小城鎮已基本上完成了歷史使命,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發展培育出來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市民精神,在大城市更有用武之地。因此,小城鎮戰略與大城市戰略與其說是相互競爭、互相排斥的關系,還不如說是一種遞進關系。但這不意味著生活型小城鎮沒有存在的必要。恰恰相反,合理布局基礎設施良好、公共服務完善的生活型小城鎮,既關系到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的實現,更關系到城市化進程的順利推進。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其主導目標不是憑空制造生產型小城鎮,而是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建設高質量的生活型小城鎮,為“半工半耕”農民家庭提供實現家庭再生產的良好生活空間。

  簡言之,小城鎮的出路不在于與城市競爭生產功能,而在于承接國家“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戰略,發揮為“半工半耕”農民家庭提供“人口蓄水池”的優勢。居住在小城鎮的人口,既可以是農民,也可以是市民,他們因進退自如而安居樂業,為我國城市化順利推進提供穩定器。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不卡在线视频 | 婷婷色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中文免费不卡Av | 亚洲精品最新国产自在自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