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人們的休閑度假越來越趨于生活化,民宿休閑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城市人群追求的度假方式,并成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文化潮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產階層不斷壯大。這些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并開始出現“逆城市化”需求。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在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們對鄉村生活便心生美好向往。從某種角度看,民宿就是承載這一美好向往的一個理想載體。
近幾年,在眾多社會資本大規模進軍鄉村度假行業、大興土木做增量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把眼光盯住了即將消失的傳統民居文化上,發現那些鄉土建筑原來是文化的根脈,是鄉村休閑文化無法復制、不可多得的重要設施。所以,越來越多的民宿從業者在積極尋找這些古村落或空心村,盡最大氣力去保護、修繕這些傳統的鄉土建筑,甚至還有一些人挖空心思把農民放棄的生產設施轉變為休閑設施。
民宿業的積極實踐推動了行業法制的完善。日前,北京市出臺《北京市旅游條例》,在住宿業態中提到了民宿,并對民宿有6條闡述。去年底,公安部把民宿納入到旅館業的管理范疇,民宿業發展有了行政許可的依據。此外,住建部、公安部、國家旅游局還出臺了《農家樂(民宿)消防實施導則》,國家旅游標準化委員會制定了民宿相關標準……這都表明,雖然民宿是一個新生事物,但是它日漸豐富的實踐卻呼喚并推動著相關管理規定和法律法規的完善,進而促進了自身下一步的健康發展。
作為一種全新的休閑方式,民宿將會得到包括年輕人在內更多人的歡迎,不僅推動著鄉村休閑旅游的變革,還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