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俊飚:全力以赴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 作者:張俊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05 錄入:吳玲香 ]

糧食是維持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自古以來糧安天下的古訓告訴我們,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社會穩定。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階段,糧食安全問題,更是凸顯戰略價值。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要將自己的飯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當前我國糧食安全面臨哪些挑戰?如何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為此本網記者采訪了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俊飚。

中國社會科學網:糧食安全的意義是什么?目前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如何?

張俊飚:糧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由于糧食的特殊性,糧食問題往往超越了經濟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作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實力還不強、農業自然資源十分短缺和人口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努力,我國依然較高質量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保障了近14億人口的飯碗安全,這是我國糧食安全取得的巨大成就。糧食安全對維護國內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決了世界21%左右人的吃飯問題,更是一個對國際社會和世界農業發展實實在在的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糧食安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內來看,糧食生產的成本越來越高,資源環境的供給能力越來越弱,對農民收入的貢獻越來越小,雖然通過農業科技進步、各項惠農政策激勵等方式,實現了糧食總產量的連續12年增長,但在生產成本不斷加大、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我國水土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以擴大面積、低價保護和收購等傳統方式來確保糧食安全供給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外來看,國際經濟的一體化和專業化的分工以及國際貿易的全面發展,包括糧食在內的農產品供給渠道越來越趨于多元化。即在一定的條件下,我國從國際市場上能夠也可以獲得所需要的農產品,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但是這種貿易必然會受到各個國家的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國內外市場的統和必須與我國的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相聯系,科學有效和適度銜接。

我們應當認識到,由于長期以來的重利用輕養護和依靠高投入獲取高產出的做法,使得糧食生產所必須的農業資源環境不斷惡化和質量衰減,直接引致了糧食安全可持續保障能力的不斷弱化,使得糧食生產與充分供給的風險不斷加大,糧食安全警鐘應時刻長鳴。

中國社會科學網:供給側改革給糧食生產和安全帶來了那些新的挑戰和機遇?

張俊飚:2016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事實上,這種改革的提出是基于2015年我國出現的糧食產量、糧食庫存和糧食進口三量齊增的困局。這一困局的是由是我國糧食生產成本高、品質差,國際競爭能力弱,生產結構與需求結構難以對接等原因導致的。為此,實施糧食生產的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

供給側的改革更多的是結構性改革,必須與時俱進的轉換思路,圍繞調結構、轉方式、補短板來安排糧食生產。要做好產品種植結構、空間布局結構的調整,按照市場需要和符合消費需求的原則來安排糧食作物的品種搭配以及在區域空間上的實施問題。如果從區域看,要讓不適合糧食生產或者糧食生產能力低的土地休養起來,在適當降低總量供給的情況下來恢復地力和提高潛力,通過藏糧于地來確保未來糧食安全。在糧食生產的方式上要藏糧于技,要轉變以前的不惜以高成本投入為代價來獲得糧食高產出的傳統思路,按照市場需求和發揮要素替代作用,依靠科技進步來推動糧食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如推廣有利于環境友好和提高肥效的減量施肥技術、機械替代人力的機械化作業服務、品質較好并增產潛力大的優良品質等。最后補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農業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為基本特征的農業短板

中國社會科學網: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解決糧食安全的重難點是什么?如何多措并舉切實提高糧食產量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張俊飚:當前糧食安全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千方百計的提高糧食產能,而非產量,要具有隨時可以進行資源調配和生產供應的能力,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好目前國際糧食市場供應比較充足和國內糧食庫存較多的機遇,重點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科技進步,千方百計的做好糧食生產能力的儲備工作。

糧食安全的難點在于不斷增強糧食生產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力。在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和土地細碎程度較為嚴重的情況下,要實現生產者收益增加,必須設法讓單位成本降下來,讓整體收益增上去,這就要求大力推進機械化加快土地流轉和實現規模經營,在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逐步化解糧食安全的風險與難點。

中國社會科學網:如何解決既要向糧食要安全也要向糧食要經濟這一命題,切實保障農民增收,進而推動三農的全面發展?

張俊飚:雖然糧食安全是一個政治問題,但同時也是一個經濟問題,具有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屬性,或者就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問題。在我國,糧食問題關乎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農業安全、社會穩定和農民利益,如果農民的利益保證不了,就意味著糧食生產主體會因利益受損而喪失積極性。這就需要在講糧食安全政治賬的同時,也必須講糧食安全的經濟賬,通過經濟賬的核算和實現,來確保政治賬的穩定收益。但這些賬的核心是最基礎層面上的農民利益賬,要讓農民的利益得到保護,讓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不受影響,讓農民有奔頭,才會讓農業有希望,讓農村有未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4-03(記者 張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一本到无吗专区不卡 | 久久好看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