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國西部川陜革命老區的廣元市是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核心區域,是四川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中的一個,其貧困村、貧困人口均占全省的6%左右,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廣元市要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面臨著與西部貧困區域同樣的諸如扶貧資金投入硬差口較大、縣級扶貧資金整合難度較大、臨界農戶扶持難度較大等幾個方面的較大困難之外,而且其通過“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切實增強其發展的內生動力的壓力亦相對較大。
然而,面臨上述困難和問題,廣元市并未悲觀困惑,并未等、靠、要,而是通過近年來大膽創新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精確規劃、特色培育、精準投入”這“三舉措”的產業扶貧新路子,從而較好地促進了全市貧困農村廣大貧困人口的致富增收。
“精確規劃”——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一。
由于產業扶貧的第一步是精準規劃,故而廣元市創造性地制定了縣域脫貧攻堅推進總體規劃、貧困村脫貧解困規劃、貧困戶脫貧致富規劃等“三個規劃”。按照貧困戶個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戶施策,一戶一計,建立臺賬,落實幫扶措施,確立了“生態庭院、增收產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產業扶貧規劃內容。如根據產業扶貧的精準規劃,對貧困戶主要實行了個性化扶持。即由幫扶干部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研判、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發展規劃,著重突出了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增收產業、提升能力素質。
其中,昭化區不僅對其63個貧困村分村制定了脫貧發展規劃,對貧困戶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分戶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方案,切實把項目規劃到村到戶,而且有對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通過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春風行動優先就業等方式增加其收入,實現其產業脫貧。全市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春風行動優先就業等方式增加收入,實現產業脫貧。
而蒼溪縣三會村,則在省委組織部的幫扶下,按“全域規劃,多規合一”的要求做好了各類扶貧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如根據規劃,三會村和周邊馬虹村、雙樹村,總共12.9平方公里土地,全部納入了三會連片扶貧開發綜合園區,并實行了統一規劃,同步推進,共同建設產村相融、農旅融合的新農村。
“特色培育”——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二。
廣元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在充分征求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著重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變輸血為造血,激發貧困群眾的內在活力。為突出特色產業培育,廣元2015年全市新發展獼猴桃、核桃、茶葉等11.6萬畝、養殖生豬30萬頭、牛2.3萬頭、肉羊10萬只、土雞540萬只。2016年1-4月,全市148個貧困村中啟動項目建設的超過70%,項目整體形象進度15%左右,新發展獼猴桃、核桃、茶葉等1.26萬畝,養殖生豬1.24萬頭、牛0.13萬頭、肉羊1.56萬只、土雞14.78萬只。
廣元青川縣為了破解特色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在大力發展“互聯網+特色產業”的基礎上,新培育電子商務企業2家、網商50家,2015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3億元,線上零售額超過5000萬元,貧困戶通過電子商務實現戶均增收500元以上。
廣元還采取長短期結合、市縣聯動的辦法,共同幫扶旺蒼縣普濟鎮的特困村洪江、三溪兩村實施了375戶1087名貧困群眾易地扶貧搬遷房屋建設項目,不僅幫助洪江村建成了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和幫助三溪村建成了龍王塘節水型項目,而且還幫助兩村建立了長中短結合的生態立體種養(增收產業)模式,助推其努力實現產業富民。
廣元劍閣縣在抓好傳統產業基礎上,突出抓好特色產業,達到戶戶有產業,業業進協會。重點扶持劍門關土雞+劍門豆制品、核桃、優質糧油、林板“1+4”全產業鏈。僅2015年發展核桃即達7.5萬畝,養殖生豬104萬頭,劍門關土雞685萬只,從而基本保證了全縣脫貧特色產業不僅發展得好、鞏固得住,而且帶動能力強。
“精準投入”——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三。
廣元市脫貧攻堅不僅政府主導,爭取支持,而且整合各種資源、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多方籌集資金,優先集中用于貧困村、貧困戶發展。2015年全市共整合投入各類項目資金38.65億元用于脫貧攻堅,其中市、縣財政投入4.3億元,2016年市、縣財政投入將達到5億元以上。如廣元蒼溪縣因村施策安排整合資金捆綁投入脫貧攻堅,近三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6億元,帶動農民投勞籌資和社會投入10億元,2016年擬整合涉農資金3億元。昭化區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資金,用于信貸貼息、危舊房改造、公共服務能力保障等,確保每年投入項目資金2.5億元以上。朝天區主動銜接、積極招引有實力的企業、民間組織、商界成功人士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2015年全區共募集社會扶貧濟困資金650余萬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廣元旺蒼縣為了破解扶貧資金總量不足、渠道單一的問題,先后實施了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金融創新、扶貧小額保險、扶貧小額信貸等全國性金融扶貧試點項目,互助資金試點項目累計放款1.3億元,金融創新試點累計放款536萬元,扶貧小額保險參保人數從2011年的1.47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15.3萬人,扶貧小額信貸累計放款85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旺蒼模式”得到了省委書記王東明的肯定性批示,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廣元市在精準投入扶貧項目資金的同時,還注重了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精準監管。廣元市各縣(區)為搞好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精準監管工作,不僅做到了嚴格執行中央、省、市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確保有限的資金精準投放到貧困村、貧困戶,而且還做到了因地制宜健全項目扶貧資金的監管機制,結合監察、審計監管和人大、政協監督,強化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公示公告和扶貧項目資金的社會監督,確保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切實提高了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如僅廣元朝天區組織開展扶貧資金專項督查就達6批次。廣元蒼溪縣、劍閣縣還專門制定了《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實施管理辦法》,以此為安全使用扶貧項目資金上了一道“鐵保險”。
作者簡介:翟峰在先后當選為市和省兩級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以來的15年間,依法履職提出議案和建議共900余件。其中,有近兩百件議案被省人大主席團確定為省人大專委會審議議案,40余件立法案作為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的重要參考并助推了地方立法;56件建議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和省“一府兩院”重點建議,并分別得到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和省長、分管副省長暨省“兩院”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負責同志的批示;調研形成的三百余篇調查報告得到省以上數十家報刊發表,其中多篇獲九三學社中央主席、副主席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暨省市主要領導和省級有關領導的重視或批示。翟峰現任九三學社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專委會委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六屆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專職委員(享受副廳級工資、醫療待遇,曾擔任聯系環資保護工作的市人大專委主任近12年),并系中國法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會會員和四川省秘書學會學術委員,2007年以來先后榮獲中國首屆十大社會責任博客和中國年度綠色人物榮譽獎,2012年以來先后兩次被九三學社中央表彰為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15年被九三學社中央表彰為“九三學社十大楷模”。
作者:四川省政府參事室特聘研究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