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劉遠舉:在現金流面前,門當戶對不堪一擊

[ 作者:劉遠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9 錄入:吳玲香 ]

童年、乃至青少年時代的窘迫生活的確會造成消費觀念的差異,但是,所謂由儉入奢易,只要有現金流總是容易學的。一個年收入40萬、50的鳳凰男,總比年收入10萬的人,更容易學會不節儉與品位。

上海女青年跟隨男朋友返鄉,忍受不了簡陋的餐具與飯菜,連夜逃離分手的故事,引發春節期間白熱化的討論。雖然事情很可能是虛構出來的炒作,不過,炒作之所以有效,卻是因為它深刻地擊中了社會的痛點。

不過,討論雖然熱烈,但似乎還應該說得更直白、更透一些。

在經濟快速發展,貧富差異加大,公共福利保障尚不充分與公平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看重婚姻中的物質條件,并不為過,甚至理所當然,做道德批判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撇開政治正確,僅僅從功利角度,對于城市女而言,鳳凰男真的是一個不可觸碰的選擇嗎?

首先需要點破的是,幾乎所有支持女青年,乃至貶低鳳凰男的觀點中,都潛在地虛構了一個前提,即存在一個在條件上全面壓倒鳳凰男的備胎。遺憾而殘酷的是,對很多城市女青年來說,這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選項并不存在,甚至,從不存在。

這是因為,當所有人都在試圖找到一個條件更好的人的時候,這種挑選必然是對等的,挑選同時也被挑選,一分錢一分貨,一分顏一分財。所以,最終,那些機關算盡的精明選擇之間,并不會有壓倒性的差異,無非是在同等檔次,但具有不同優缺點的普通男生之間選擇。這就意味著,具體到一個女生的選擇范圍中的鳳凰男,有著自己的缺點,但同時,也必然有自己的優勢。

鳳凰男的缺點,在很多人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值觀差異太大,貧窮刻畫在骨子里,很難改變,婚后無法相處。

說到價值觀,在有些方面,中國的城市平民與中國的農民,并無太大差異。比如,城市人的朋友圈要多傳播正能量與農民的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都是同樣的舊酒,不過一個新瓶一個舊瓶。甚至,城市居民作為既得利益者所持有的在中國有些人就應該天然受窮,就應該天然的沒有遷徙自由觀念,反映出來的價值觀,更等而下之。所以,這里所謂的價值觀差異,不過是用英國瓷器喝茶懂得優雅的說吃7分熟的牛排,這類日常消費、生活習慣的差異。說白了,不過是對鳳凰男原生家庭過去現金流狀況的一種更加冠冕堂皇的表達。

鳳凰男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房子。此次事情的女主角是上海姑娘,這讓人聯想到上海婚嫁市場上的一個特殊概念知青子女。所謂知青子女,是當年知識青年下鄉,一家必須走一人,下鄉到安徽、江西,甚至遠至云南。這些青年有些在當地扎根、安家,但卻始終惦念著上海,把子女送回上海成長,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叔叔嬸嬸帶大,這些孩子就被稱為知青子女。

知青子女和一般上海孩子并無差別,說上海話,在上海讀書,在弄堂長大,有上海戶口,甚至有上海血統。總之,即使有差異,但在品味與價值觀上總不會相差太遠。不過,他們在婚姻市場上,卻飽受歧視。原因很簡單,因為父母不在上海,無法分到上海的房子,而祖輩一代,也有一邊不是上海人,這又少了一份房產,而在上海的祖輩的房子,早被留在上海的叔叔阿姨們視為自己的財產。

知青子女與上海普通青年的最大差別就是沒有房子,而這一點,恰好與鳳凰男一樣。對當下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最能帶來財富增值的是房產。如果不能從父母、祖輩那里繼承城市房產,也未能在房價低的時候購入房產,在財富積累上就會落后一步。所以,在房價越高的城市、房價越高的時代,鳳凰男的缺陷就越大。

不過,正如前面說了,并不存在壓倒性的選項,鳳凰男能進入選擇范圍,必然有自己的優勢。一般而言,他們更聰明、更有進取心、有更強的毅力與情商,畢竟,他們經歷過生活的考驗,依靠自身努力而達到今天的成就。更長遠的看,這些特質對于成功的意義,不言而喻。如果更直白、更現實的說這些特質,那就是現金流。

現金流的作用很大。

品位與價值觀從來是錢滋養出來的,是過往現金流的凝結,而在將來,也離不開現金流的滋養。城市女青年今后的生活品味與價值觀,離不開現金流。在經歷了80年代對文藝青年的迷戀之后,現在的中國城市女青年早已對所謂音樂青年、文藝青年嗤之以鼻,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所謂的文藝青年雖然有各種高尚、高貴、新潮、正確的價值觀與品位,但卻缺乏現金流。老狼的一曲《流浪歌手的情人》當年能引發女青年的美麗幻想,但如今,卻只能換來白眼。

現金流能掩蓋品位。有些人品味很差,衣服從來不換,即使換了,也換同樣一件,不過,他卻是扎克伯格;還有人農民出身,發了財,回家鄉大肆炫耀,給村里老人發錢,一人兩萬,不過他卻是劉強東;還有女星,嫁了人,被公婆要求一個接一個的生,不過,嫁的卻是豪門。在這些場景中,沒人提什么品味、價值觀與骨子里的窮與落后。

現金流還能更好地保障家庭。從1994房改算起,房價經歷了20多年的持續上漲。期間,雖然偶爾波折,但總體而言中國人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京滬永遠漲,似乎不但是一種口號,甚至是一種信念。不過,現在步入婚姻的青年,以后還有50年、60年的生活,期間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會不會有經濟危機,會不會有戰爭,會不會房價大跌,誰也說不清楚。面對各種出現的局面,人的技能、毅力、才智、情商,以及因之而來的現金流,對于一個家庭面對的各種情況,無疑比房子提供的保障更為堅實。

其實,在現金流面前,門戶、門第不堪一擊。《泰坦尼克號》里沒落的貴族窘迫到賣女兒,骨子里的高貴又哪里去了呢?中國門閥最盛的南北朝時代,皇帝長久不封官,貴族照樣沒落。雖然當下中國城鄉差別巨大,但遠遠未到貴族與平民程度,而進入選擇范圍內的鳳凰男的差距更小,從這個角度,王謝堂前之燕尚會飛入尋常百姓之家,中國當下的一般城市平民哪里又有資格談什么門第與門戶呢?

當然,毋庸諱言,鳳凰男還有一些非物質條件方面的問題。鳳凰男回報家庭的意愿與必要性都更強一些,這往往使得他們被家庭束縛,與原生家庭關系太緊。這種巨嬰性人格的鳳凰男不是沒有,不過,這一點,城市男女也不例外,上海男女更加典型,所謂媽媽的寶寶。其原因,一則無非是溫室的花朵,二則是因為房子貴,無法經濟獨立。相比鳳凰男被義務所縛,這種被父母意愿脅迫更加糟糕。

結婚本是兩個人的事情,只有當兩個人搞不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甚至由于缺乏感情基礎或獨立人格,新的小家庭,實際是兩個原生家庭的交集,而不是一個全新家庭的時候,婚姻才更多地變為兩個家庭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的觀念自然而然地侵入到新家庭。所以,從邏輯順序上看,不是對方家庭帶來的問題,而是婚姻中的人就有問題,然后,導致對方原生家庭影響婚姻。不過,這一點,并不需要用簡單的歧視來規避。

歧視,正如我前面在《歧視他人有時是必需的》所說,有時候是有必要的。歧視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降低所帶來的可能性傷害,但是,也會錯失很多機會。如果是招聘,基于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去詳細地了解一個人,錯失機會也沒有辦法,但戀愛與招聘不同,有很多時間可以了解。人與自己出生的家庭雖然是相關的,但是否與原生家庭聯系太緊,是否缺乏獨立人格,是否背負著超過義務的責任,卻不難在戀愛期間仔細考察,歧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即使設置前置性的篩選條件,身高、外貌、學歷、收入、工作單位對今后生活品質的影響都遠高于原生家庭。所以,在婚姻上以標簽取人,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作者簡介:劉遠舉,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經濟之聲《財經名人堂》特約評論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騰訊·大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日本一本在线观看视频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就去吻婷婷网 | 视频二区丝袜国产欧美日韩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