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馬思捷等: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態勢、問題與對策研究

[ 作者:馬思捷?嚴世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20 錄入:王惠敏 ]

引言:休閑農業是指利用農業設施、農耕文化、農村土地和生態環境等資源,根據合理規劃和科學設計,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娛樂、體驗等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1] 。從廣義層面看,休閑農業還包含休閑林業、休閑牧業和休閑漁業等,是將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相融合的新型產業。休閑農業最早起源歐洲,具有代表性的國家與地區有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之后擴展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及中國大陸。目前,休閑農業作為一種新型業態已經受到各個國家的青睞,其發展潛力和前景巨大。郭煥成[2] 等研究認為休閑農業可以劃分5種類型:城市郊區型、景區周邊型、基地帶動型、資源帶動型以及風情村寨型。龍良碧[3] 對重慶市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表明:田園農業游、農業科技旅游、民俗風情旅游、參與體驗游等是目前重慶休閑農業主要發展模式。

發展休閑農業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民就業,同時還可以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快速轉移,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為農業規模化生產提供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休閑農業有利于城鄉在科技、醫療、教育、信息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使城市人了解農村文化和農業生產,農村人轉變發展觀念和提升素質,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現代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態勢

1.1 休閑農業發展背景

政府重視、居民經濟收入增加、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鄉村基礎設施逐漸改善是促進休閑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4] 。(1)收入水平提高。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逐漸增長,從2005年的1.36萬元上漲到2015年的4.935 1萬元,10年增加了3.6倍。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到鄉村旅游、度假、體驗的游客越來越多,促進了休閑農業發展。(2)城鎮化快速發展。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城鎮常住人口達到了7.7億,城鎮居民長期受環境、生活、工作壓力的影響,有意愿體檢大自然的美麗,為休閑農業提供了市場客源。(3)農村鄉鎮道路和交通設施顯著改善,加上城市私家車保有量不斷增多,促進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4)農業部及國家旅游局對發展休閑農業高度重視。2010年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世博旅游年”,2012年為中俄旅游年,2014年為“智慧旅游年”。在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共同推動下,全國各省市區都開展了休閑農業旅游,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還建立了休閑農業協會,為游客提供游地信息咨詢和相關服務。根據農業部認定,目前全國共有休閑農業景區(點)達1萬多個,其中有68個縣(市、區)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53個點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每年接待游客達5億人次,年收入超過4 000億元,農民收入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1.2 休閑農業主要特征及功能

休閑農業具有商品性、季節性、市場性、和諧性及三生一體等主要特性及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及游憩等功能(表1)。

1.jpg

1.3 休閑農業發展階段及特點

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分別是興起階段、初期發展階段、規范經營階段[5] ,具體情況見表2所示。

2.jpg

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為:(1)休閑農業基礎格局逐步形成。休閑農業最早興起階段局限于城市周邊農村地區,而現階段逐漸形成了向中小城市發展的新格局。(2)傳統休閑農業多數以農家樂為主,功能單一,內容簡單,不能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現代休閑農業涉及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增加了教育、文化、休閑、體驗內容,使休閑農業朝著高層次、高品位、多功能方向發展。(3)休閑農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休閑農業的發展同時考慮了農村建設規劃,結合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各項工作開展。(4)休閑農業逐步走向規模化發展。過去休閑農業經營隨意化,發展無序化。近年來,各地區農業及旅游部門開始重視休閑農業的規范化管理,制定休閑農業及旅游園區的具體評價標準,評選出一級、二級休閑農業示范區(點),促進了休閑農業走向規模化。

1.4 休閑農業發展規模和結構

我國休閑農業自1980開始萌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呈現出景點眾多、形式多樣、功能齊全、規模較大的良好發展態勢[6] 。為促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2013年農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創建活動的通知》(農企發[2013]1號)。根據通知要求,從2013年起,利用3年時間,創建10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30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截止2015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一共236個,其中農業觀光旅游點82個,占34%;農業生態觀光旅游點38個,占16%;農業科技觀光旅游點14個,占7%;休閑度假村(山莊)31個,占13%;自然景區28個,占12%;農家樂18個,占8%;民俗文化旅游點24個,占10%(圖1)。

3.jpg

圖1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結構

2、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根據功能和內容不同,我國休閑農業主要可以劃分為5個類型,分別為田園農業旅游模式、休閑度假旅游模式、民俗風情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農家樂旅游模式,具體內容和代表景點如表3所示。

4.jpg

表3 休閑農業主要模式及特點

3、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科學規劃不到位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休閑農業基本是以農民自主、鄉企合作進行開發,缺少科學整體規劃,部分景點項目較為單一,功能不全,檔次不高,布局不合理。同時這些觀光休閑景區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市場定位不準,沒有科學的管理和法規制度,不能很好地與市場接軌,因此,經營較為無序混亂。另外由于規劃不到位引起游客的安全,衛生等得不到滿足,同時在項目具體開發建設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混亂性,導致休閑農業發展受到阻礙[7] 。

3.2 管理及服務水平較低

我國農業休閑現有制度和管理機制不健全,農業及旅游部門職能混亂不清,工作分工不協調。大部分休閑農業旅游區的道路、園林綠化、風險防控、管理服務以及食品安全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制度,無法進行規范管理。因此,游客的住宿、餐飲、娛樂等衛生、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影響了休閑農業的穩步發展。

3.3 服務人員的素質不高

我國休閑農業從事管理和服務的人員基本都是本地從事勞動生產及外出返鄉人員,這些服務人員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較少,服務人員基本都是初中及以下學歷,教育程度較低,缺少旅游和農業等專業服務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不能滿足游客的要求,導致景區的服務水平和能力不高,阻礙了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

3.4 檔次及品位偏低

我國休閑農業發展規模較小,品牌不強,功能單一,多數休閑農業區設施薄弱,休閑產品內容不豐富,缺少生態、人文理念的灌輸,內涵及品位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真正具有高品位、多功能的休閑農業景區不多,主要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而二、三線城市真正高端休閑農業景點較少,基本都是常規化的旅游項目,酒店規模和品位不高,旅游產品沒有創新性,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和休閑需求[8] 。

3.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政府對休閑農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資金、法規及宣傳方面。在資金方面,由于休閑農業發展需要長期大量資金進行投入,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發展。目前除了“北上廣”一線城市設立了休閑農業專項扶持資金,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建立相關資金扶持機構。法規方面,目前還沒有比較完善的休閑農業相關法律法規,如金融、稅收、衛生、環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尚未出現明確的法律法規。宣傳方面,地方政府對本地區的休閑景點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利用現代媒介及互聯網等手段宣傳休閑農業品牌、擴大影響力度,不能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在市場上也缺乏明顯的競爭能力。

4、休閑農業發展策略

4.1 科學規劃,突出休閑農業特色

發展休閑農業,做好科學發展規劃是關鍵。一是要遵循科學發展理念,注重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生態保護,要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景點,突出地區休閑農業的特色[9] 。二是要重點開發鄉村文化資源,突出鄉村地域特色,增強旅游產品內涵。三是要詳細調查當地資源優勢、市場容量、周邊環境和區位條件等因素,根據功能制定發展方向和目標,打造休閑農業品牌。四是要重視鄉村環境保護,把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共同發展。

4.2 提高對發展休閑農業的認識

只有充分重視休閑農業,才能更好地推動休閑農業發展。(1)充分認識發展休閑農業的重要性。休閑農業對地區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2)重視農耕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3)重視住宿、餐飲、金融及運輸等服務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帶動農民進行就業。(4)充分認識發展休閑農業對推動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及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性。

4.3 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一方面,要制定和出臺休閑農業發展標準和法律法規,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從休閑農業申報審批、人員上崗培訓,食品安全、衛生及醫療保障、價格制定、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給予支持[1011]。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服務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此外,應建立淘汰獎勵機制,定期對休閑農業景點進行評估,政府要充分發揮監督管理作用。

4.4 加強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投資渠道

休閑農業的發展應該采取多元化投資形式。一方面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休閑農業的發展,扶持的重點應以景點交通、排水、供電、環境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另一方面要拓寬投資渠道,鼓勵和引導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參與休閑農業的發展,并提供各方面信貸支持。此外,要放寬政策吸引外來企業進行投資建設,提高建設標準。

4.5 加大宣傳和營銷力度

加大營銷投入力度,利用電視、網絡、報紙、廣播、期刊等多種媒介宣傳本地休閑農業景點。同時舉辦果蔬“采摘游”、“農業科普培訓”、“田園觀光游”等多種活動,通過人際交流達到宣傳的目的。此外,要加強與旅行社和其他周邊景點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旅游市場,吸引更多游客來參觀、休閑、度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年09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日本新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日韩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