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夏勝:架好銜接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資本橋梁

[ 作者:夏勝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23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結合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的實際,實現好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對于破解中國三農事業發展難題,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更具有迫切的實踐意義。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筆者認為,從資本入手,架好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資本橋梁,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銜接,是一種可行的做法。

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國農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2013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2萬億斤,此后的四年,產量連年穩定在這一水平之上。肉、蛋、菜、果、魚等多種農產品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用全世界7.5%的耕地,生產了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糧食,養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2016年,中國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336元,四年年均增長8%,累計增長47.4%。這些成果,既鼓舞人心,也讓人深感來之不易。與很多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主體是農戶,而且大多數是小農戶。據統計,中國有承包土地農戶2.3億戶,戶均的農地經營規模不足0.6公頃,經營面積小于1公頃的農戶占到總數的95%。按照50畝的規模土地經營標準,中國的規模經營農戶只有350萬戶,經營的土地不足3.5億畝。在小農戶占絕大多數的形勢下,如何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如何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農業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占經營主體絕大多數的小農戶,在經營規模、裝備水平、配置效率、組織化程度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等方面,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相比,與農業領域的先進企業相比,都還存在較大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差距。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很復雜,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但資本積累、投入和運營的不足,卻是每個領域差距產生背后的共性原因。銜接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在資本的形成與積累上、資本的廣化與深化上、資本的投入與運營上、資本的配置與效率等各個方面,研究其現狀,分析其差異。通過在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之間架設資本橋梁,逐步補齊小農戶的資本短板,進而在各個方面彌合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差距,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切合實際的。當前,需主要從四個方面著力:

一是激發農戶資本意識。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廣義上,一切有助于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社會經濟資源都是資本,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資本主要指用于生產的基本要素,包括資金、設備、土地、原材料等。小農戶擁有的資本都是很少的,加之往往缺乏資本意識,沒有進行科學的運營,所以生產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幾年,在貴州一些地方所進行的“三變”改革,倡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有效的激發了農戶的資本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當地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一些政策也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對農戶的資本意識進行引導。在《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中,國務院提出,“引導農戶依法自愿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戶通過互換承包地、聯耕聯種等多種方式,實現打掉田埂、連片耕種,解決農村土地細碎化問題。” 這種作法,讓原本有形的、固定的承包地變成可以流動的生產要素,進而為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掃清土地零散細碎的障礙,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農戶資本思維的一種激發。只有資本思維得以激發,廣大小農戶在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才會更有主動性,更具創造力。

二是保障農戶資本權益。現代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前提,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要件。保障了資本權益,小農戶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的利益才有更明確的預期,才會有更理性的行為。土地對于農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極為重要的資本。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是落實“三權分置”的基礎。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目前,全國已完成確權面積10.5億畝,占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的78%,這為小農戶資本權益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個地方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切實尊重農民對土地的合法權益,能夠給廣大農戶帶來最強烈的獲得感。農村集體資產由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同樣是農戶重要的資本權益所在。十九大報告要求,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通過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集體資產確權登記和農戶股份合作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建立以產權清晰、收入穩定、分配合理、管理民主為特征的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模式,落實農戶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和收益權利。正如習近平所說,“需要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搞好這項改革,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要探索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并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三是培訓農戶資本技能。對于小農戶來說,資本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資本可以幫助農戶更新裝備、提升技術、擴大生產,走上現代化之路;另一方面,資本世界里的一些游戲規則如唯利是圖、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也會給農戶帶來損失,甚至是血本無歸的傷害。為此,需要農戶掌握相當的資本技能,更好的去認識資本、利用資本、駕馭資本。由于缺乏這方面的技能,很多的農戶在資本面前手足無措,一籌莫展,有的還為其所累。現實生活中,一些農戶由于土地征用和房屋拆遷,雖然一下子口袋里富足起來,但由于不知道怎么去更好的發揮這些資本的作用,結果還出了不少頹廢墮落的負面典型,就是缺乏資本技能的活生生的例子。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現代農業企業的創始人,本身就是出自小農戶,但是后期在市場大潮的洗禮中,通過各種方式大大提升了資本技能,所以就闖出了一片天地,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很多的研究數據證明,農戶對資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與其發展現代農業的成功程度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通過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讓更多的小農戶在實際工作中掌握更好的資本技能,對于他們更好的發展現代生產,對接現代農業,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是搭建農戶資本平臺。馬克思曾經說過,沒有資本平臺就沒有鐵路,沒有資本平臺就沒有美國。每一個小農戶都是一個創業主體,在現代社會,離開資本平臺支持的創業是很難想象的。現代農業的發展,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資本平臺的及時支持,讓小農戶參與到現代農業中,必須解決好從無到有建資本平臺的問題。從我們對中部某縣調研的情況來看,超過95%的農戶曾經或正存在資金缺口,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農戶通過正規渠道獲得了信貸支持,而獲得投資機構支持的則微乎其微。不少農戶由于缺乏資本的支持而導致生產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少數農戶甚至由于借民間高利貸而引發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要有效的銜接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需要認真研究資本介入方式的問題,其中,資本平臺的設計、搭建、運行、充實非常關鍵。要把搭建農戶資本平臺,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作為破解小農戶融資難、與現代農業銜接難問題的根本途徑,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業資本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高資本服務水平,降低融資成本。特別是要整合各方資源,因地制宜的建好投融資平臺、擔保平臺、交易平臺等,為農戶發展生產提供切實有效的資本支持。通過資本平臺的運營,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四荒”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類知識產權以及農戶自身人力資本等要素充分盤活,為小農戶提供資本支持。

(作者系浙江大學卡特現代農業與農業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7年10月2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午夜福利福利AV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