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為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完善、物聯網的不斷發展、智能制造的不斷興起,掀起層層巨浪,對傳統產業進行更猛烈的無情“沖擊”,“惡狠狠”地把一些傳統產業、支柱產業摔成塵霧和碎末,甩到蒼茫商海懸崖,銷聲匿跡,淹沒在歷史舞臺。
作為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黔東腹地,作為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萬山區,積極用好用活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持萬山轉型發展等政策措施,在成功探索實踐“工旅結合”、“ 農旅結合”轉型發展模式的基礎上,于2015年開始“追捧”農村電子商務,把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萬山“產業原地轉型”的又一抓手,作為農村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謀劃布局,并創新發展理念,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實施了“機制+政策”“平臺+能人”“服務+特色”的農村電商“3+”模式,推動農村電商加快發展,有效解決了農民創業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目前,“農村淘寶”服務站覆蓋了所有鄉鎮(街道),覆蓋率達100%。
2016年8月,萬山區獲得貴州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電商生態城獲得省級電子商務十佳示范基地。去年,獲得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其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一、“機制+政策”提動力。一是機制給力。成立區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區工業和商務局、區供銷社所承擔的電子商務職能,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促進局,在9個鄉鎮(街道)分別設置電商服務點,根據電子商務發展需求,招聘了11名電商專職人員,構建起“縣鄉兩級聯動基地(企業)”的農村電商服務格局。二是政策發力。出臺《萬山區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工作方案》、《萬山區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等配套文件,明確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制定34條電子商務發展優惠扶持政策,加大對農村草根電商創業扶持力度,每個新開業的“農村淘寶”服務站獲2400元物資扶持和12個月2400元的資金補助。三是獎勵助力。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的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農村淘寶”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以及對從事電商先進示范個人和企業給予扶持獎勵。
二、“平臺+能人”破瓶頸。人才、物流、農村傳統交易習慣是一個地方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需要解決好的瓶頸問題。萬山區在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實行“平臺+能人”帶動機制,逐步壯大電商專業人才隊伍。一是引進電商領軍團隊自建平臺。成立了萬山區億創電子商務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國有獨資,負責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市場化經營萬山區電商生態城,打造網商園、孵化園、服務園三大板塊,分三期建設,已建成一期建設占地10000平方米。規劃二、三期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項目建設成后,將形成集電商“項目+人才”孵化中心、流轉中轉中心、網貨供應基地、網商孵化基地、人才培育輸出基地、文案策劃攝影基地,能提供運營指導、產品對接、電商平臺資源對接、代開網店服務及人才輸送等為主要特色的電商生態服務體系。區財政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于電商人才團隊建設,面向全國招募1名“百萬年薪”經理人組建工作團隊,負責公司的運營管理。工作業績考核上,按照企業標準,重點考核企業入駐率、孵化成功率等市場指標。目前,電商生態城已招商引進華眾、郵樂購、中拓電子商務、華商街等28家企業,入駐率達100%,工作日開門辦公率達100%,現已成為萬山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二是引進成熟平臺培育本土電商精英。2015年5月,萬山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了農村電子商務合作戰略協議,為農戶建立商品代購產品代銷平臺,只需“一個鋪面、一臺電腦、一根網線”農村青年在家就可以開設“農村淘寶”服務站,“觸網”創業,首批6家服務站于2015年8月開業運行。萬山鎮“農村淘寶”服務中心負責人華茜開設“黔鄉百味”網店,把本地農產品進行包裝銷售,成為本地電商“領頭羊”。經過這幾年的奮斗,華茜2018年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打造“現代學徒制”新型項目孵化模式,網店數量從原來的6家到100家,電商企業也從原來的4家到24家。目前,已完成農村電商服務站布點70家,合伙人人均月收入近8000元。三是多元合作建立電商人才孵化器。萬山積極構建集電商項目、倉儲物流、中介代理策劃、第三方電商服務機構為一體的電商服務體系,試點建設萬山鎮農村電商服務中心、萬山電商生態城和萬山電商業務培訓中心等平臺,定期邀請專家開辦電商專題培訓班。與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電商技術、人員、平臺和項目合作,引進淘寶大學河馬電商學院,共同打造具有萬山區自身特色的電商專業培訓模式,并與貴州省職業技術學院、銅仁學院等高校建立合作,開展“理論+實戰”的新型教育孵化模式;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電商學習平臺,打造電商從業者的“加油站”。目前,共開展培訓20次3000余人,其中培訓帶動創業就業、企業轉型人員1260人。
三、“服務+特色”樹品牌。一是塑造農村淘寶“達人”。著力在“農村淘寶”延伸服務上做探索,通過萬山鎮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結合實物交易、趕鄉場等習慣,增加線下體驗、物流中轉站和人員培訓等服務,讓農戶放心網購,幫助本地青年從電商“菜鳥”迅速成長為“達人”。農村電商營業額實現由單月10萬元到100萬元的跨越增長,2名萬山農民淘寶創始人成為全國“金牌”講師。二是打造農村淘寶“狂歡節”。成功舉辦首屆萬山淘寶年貨節,由300余商家參展線下銷售和“農村淘寶”服務站合伙人實行線下選物、線上下單的形式售賣商品,以折扣讓利吸引農民通過網購置辦年貨,實行購物“參與式”抽獎,設置了房子、車子等獎品,吸引人氣8000人次參與,活動期間實現交易金額400萬元。三是打造地方“商標”。堅持產品特色化、品牌化路徑,依托高樓坪鄉、魚塘鄉建成4個省級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成了總投資5億元,年生產優質蔬菜3000萬公斤以上和蔬菜種苗1000萬株以上的九豐山地高效農業綜合體、6000畝刺葡萄基地、100000多棒食用菌,各鄉鎮均建成1000畝以上的標準蔬菜大棚、10000畝以上香柚基地,區內企業注冊了“劉姐紅薯片”“跑山牛肉”等商標,為網上農產品構建起“品牌”保障。四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按照“電商+朱砂工藝品+文化旅游”模式,依托萬山獨具特色的“朱砂文化”培育發展朱砂工藝品,出臺《萬山區扶持朱砂工藝產業園發展優惠政策》,建立朱砂工藝品產業園,在萬山國家礦山公園游客服務中心建成了朱砂工藝品020體驗店,如今朱砂工藝品已遠銷北京、山東、湖南、江蘇、浙江和云南等地。萬山鎮電子商務中心負責人華茜就是電商創業典型之一,其2016年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僅“雙十一”期間就完成銷售33萬單,業績榮登貴州地區榜首。2017年的銷售勢頭更加猛烈,光是前5個月就超過400萬元,年底更是一舉突破千萬元大關,同年4月10日,萬山鎮服務站點受到CCTV焦點訪談欄目的采訪,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做農產品上行,真正惠農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因此,其電商服務中心斬獲“貴州省科技型企業”“貴州省百強店鋪”等榮譽,她本人也被阿里巴巴集團批準為“全國第一批講師”。2018年,她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萬山區農村電商發展“3+”模式及成效受到國內多家知名主流報刊媒體的跟蹤宣傳報道,如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貴州日報、今日頭條、新浪財經、貴州經濟信息時報,等等。萬山區電商“3+”模式被人民日報和貴州日報進行了專題報道。也被貴州省委工作交流刊發,得到貴州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諶貽琴的高度評價。
貧困落后山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還是處于摸索啟動發展階段,還有一大段“長征路”要走,探索創新“正在進行時”,“摸著石頭過河”奔前景的“空間”還是很大。不管怎么說,萬山區的探索實踐,為我們貧困落后山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現成的做法、經驗、模式,讓我們貧困落后山區少走彎路,讓我們貧困落后山區更好地“彎道超車”、后發趕超,趕上發達地區的水平。下步還需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加快特色電商主體培育。積極引導商貿流通、農業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等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支持企業開展網絡零售,加快轉型升級發展。鼓勵中小型網店創業創新,支持大學生和回鄉創業青年積極開辦網店銷售農特產品、朱砂工藝產品等,培育一批電子商務示范企業。依托九豐農業博覽園雄厚的蔬菜種植、加工、檢測、研發技術支撐,打造一批具有萬山地方特色的“三品一標”農特品牌、朱砂行業標準品牌,通過專業團隊的品牌策劃、包裝設計、營銷推廣等手段,提升萬山產品的品牌形象,擴大品牌效應。鼓勵“跑山牛”、劉姐薯片等特色農產品企業,廣泛利用電商渠道營銷,推動傳統企業和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培育一批以優勢農產品為主的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深化農村“三變”(整合盤活各類資源和資金,變資源為股權、變資金為股金、變農民為股東)改革、農業供給側改革,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搞一場場深刻的產業革命,拓寬新型農業銷售渠道,打造一批優勢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使其更具規模化、集成化,實現“接二連三”。憑借貴安新區大數據這一有利優勢,打造智能終端農業集聚區。依托“云上貴州”服務平臺,抓好農村智慧鄉村建設,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與農家樂、招商引資、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平臺建設融合發展,與“銅仁梵云”多維空間有機結合。拒絕污染,處理好污水和垃圾,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開展好“六綠”行動(綠道綠水綠城綠景綠園綠村),培育生態茶、中藥材、生態水、特色農產品、特色工藝品、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等一批示范基地,成為國家農產品有機無公害示范區縣、國家農產品標準化創建區縣、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縣、省級農村電商示范區縣、國家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縣、國家健康水都。狠抓農產品銅仁品牌打造,完善“銅貨”供給體系,打造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志產品、特色網貨產品。三是完善物流網絡建設。健全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積極實施城鄉物流共同配送項目。配套建設完善區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鄉村級物流配送站點,強化流通領域監管,促進物流配送體系更加健全,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瓶頸。創新“供銷社+互聯網+電商”等新型商業運行模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規模,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淘寶網特色中國--銅仁館、京東商城等主流電商平臺,推動網貨下鄉,農貨進城,讓更多特色農產品走向市場、走向全國、走向全球。四是組織實施“貴州省農商聯動示范縣”項目。以與加拿大列治文市成功簽訂友好城市為契機,在電商生態城建立加拿大產品博覽館,通過電商平臺打造加拿大農特產品進口和全國農特產品出口的雙向聯動模式。結合加拿大農特產品館和智慧城市指揮中心,組織開展農商聯動運營示范縣創建活動,建設“農商聯動”運營中心、指揮中心、調度中心、展示中心,負責“農商聯動”網站的建設運營,搭建溯源體系,建立數據庫,銜接物流體系,把控產品質量、有效對接和維護供銷端,以免收服務費的親情服務為動力,提高消費者粘性,提升消費者體驗,積極創新探索“農商聯動+民商互動+商旅合動”的萬山區“農商聯動3+”模式。
(作者系萬山區人民政協委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