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馬魁: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蘊涵三重邏輯

[ 作者:馬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02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一嶄新理念內含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的高度統一。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明清以來的人口大爆炸導致人地資源關系日趨緊張,人均耕地面積日益下降。建國以來,雖歷經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以及農村稅費改革,但以家庭為生計消費單位,高度依賴小而散的地塊的農業產出以及剩余勞動力外出打工的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依然頑固地延續下來,小農戶仍然是當今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多地少以及小農戶的廣泛存在仍然是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必然的歷史選擇。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農村農業的現代化是一個國家整體實現現代化最顯著的標志。單看農業的現代化,現代農業追求規模效益,高度依賴機械化以及少量的雇傭工人。另外,發達的立體交通網、成熟的冷鏈物流技術以及大量的農產品縱向一體化協會組織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最典型的是美國的農業模式。依據主流的經濟學理論,小農戶的廣泛存在,似乎是通往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障礙。但是,小農戶的背后卻也蘊含著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強大生機。建構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類似于在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道路上架設的雙軌,鼓勵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以催生新的就業崗位來消化小農戶的部分剩余勞動力,現代農業同樣吸引著小農戶以土地要素、技能要素、勞動力要素等入股,共享農業現代化釋放出來的效益紅利。小農戶在自身努力、國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借助于轉租土地、對接承包諸如花卉園藝等需悉心照料的高市場價值農作物品種等多種形式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可以在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上不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帶動自身的勞動資源稟賦的現代化。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不斷提升的城鎮化率雖然可以消化一部分的小農戶數量,卻仍然可以預計到2035年,即使城鎮化率達到了70%,再加上一定的人口增長率,我國仍有接近4.5億人生產居住在農村,他們絕大多數仍然是以小農戶的面貌出現存在的。小農戶的長期存在的基本事實,仍然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鄉村振興戰略的任何謀劃和具體實施,都必須要考慮照顧這一現實。世界上還未有像中國這樣具有如此大量農業人口的國家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歷史先例可循,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原則,必須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努力在世界上為辛勤勞作的中國農民探索出一條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路。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正是這一探索道路上的有益嘗試。   

(作者單位:宜城市王集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