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林文聲等:農地確權、要素配置與農業生產效率

[ 作者:林文聲?王志剛?王美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03 錄入:王惠敏 ]

——基于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的實證分析

一、引言

雖然農地確權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一直以來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但已有研究尚無定論。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強化對農戶農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從2009年開始,政府以村組、整鄉整鎮、整縣、整省試點的方式逐步推進農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82%的農村承包地已經完成確權頒證。顯然,弄清農地確權影響農業生產效率的作用機理,對推動農地“三權分置”、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研究者普遍認為,農地確權主要通過影響農業投資、農地交易和信貸抵押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之相反,也有研究者指出,農村要素市場不完善、確權政策無法強化地權安全性都將導致農地確權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大打折扣。上述研究雖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農地確權對農業生產效率的作用機制,但仍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忽視了家庭勞動分工的中介效應。二是缺乏嚴密的中介效應估計方法。三是未能充分地解決潛在的內生性問題。四是鮮有文獻探究中國農地確權如何影響農戶的農業生產效率。

鑒于此,本文嘗試從以下4個方面豐富現有文獻:一是引入家庭勞動分工作為中介變量,將農業生產要素配置細分為農業投資、農地流轉、家庭勞動分工和經營權信貸抵押,進而構建“農地確權—要素配置—農業生產效率”的理論分析框架。二是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LDS)的混合截面數據,采用中介效應模型實證分析中國農地確權對農戶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三是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變量法解決在估計農地確權對農業生產要素配置、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時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同時,采用聚類穩健標準誤對村莊內部農戶間的自相關性進行修正。四是采用分組估計方法進一步揭示農地確權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現實情境。

二、理論分析

農地確權從地權保證性、地權持有時間、地權權利強度3個層面進一步強化了農戶的地權安全性,進而對農戶的農業投資、農地流轉、家庭勞動分工、經營權信貸抵押等要素配置行為產生影響,并最終影響其農業生產效率。

首先,農地確權有助于強化農戶的地權安全性感知,進而激發其農業投資,并由此提高其農業生產效率。其次,農地確權對農戶農地流轉的影響方向不確定,從而是否促進其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也不確定。再次,農地確權可以提高勞動力的專業化分工水平,促使擁有不同資源稟賦的農戶發揮其自身的比較優勢,進而影響農業生產效率。最后,農地確權有助于增加農戶的信貸可得性,進而提高其農業生產效率。

三、模型設定、數據來源與變量選擇

(一)模型設定

1.隨機前沿生產函數。采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方法測算農戶的農業生產效率,需要事先假定農業投入與農業產出之間的函數關系。由于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的設定形式較為靈活,不僅無須限定各要素替代彈性完全相同或者要素替代彈性之和為1,而且允許農業投入與農業產出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因此,本文將農戶農業生產函數設定為超越對數形式。

2.中介效應模型。依據前述,農地確權通過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包括農業投資、農地流轉、家庭勞動分工和經營權信貸抵押)影響農戶農業生產效率,因此,基于依次檢驗方法,可以構建中介效應模型。

(二)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于2014年和2016年開展的“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LDS)。調查樣本分布于全國29個省份(除西藏、海南外)、135個市(區、州)、199個村莊或社區,共涉及5332個農戶。樣本觀測值個數共計7577個。其中,已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農戶樣本的觀測值個數為4273個,尚未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農戶樣本觀測值個數為3304個。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農地確權的總體效應與分組估計

基于全部農戶樣本,隨機前沿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的估計結果表明,只有農業生產時間投入的一次項不具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性,農業生產效率損失的均值顯著不為零。因此,本文將生產函數設定為隨機前沿超越對數形式是恰當的。首先,農地確權在總體上有助于提高農戶的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對于未曾發生過農地調整的村莊,農地確權能夠顯著提高農戶的農業生產效率。再次,對于農業機械化條件較好的村莊,農地確權能夠顯著提高農戶農業生產效率。最后,對于擁有較多非農就業機會的農戶,農地確權并不影響其農業生產效率。

(二)農地確權影響農業生產效率的作用機制

回歸結果表明,農地確權不僅直接影響農戶農業生產效率,而且還通過中介變量間接影響農戶農業生產效率。首先,農地確權能夠使農戶增加農業短期投入,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農地確權抑制農戶水田或水澆地轉入,進而降低農業生產效率。再次,農地確權促進農戶旱地轉入,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最后,農地確權促使農戶增加家庭務農人數占比,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農地確權促進了農戶增加農業短期投入,進而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仍不足以促使農戶通過增加農業長期投資來影響其農業生產效率。同時,農地確權一方面通過促進旱地轉入提高農戶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抑制水田或水澆地轉入導致農戶農業生產效率損失。此外,農地確權尚未能夠通過經營權信貸抵押的傳導機制對農戶農業生產效率產生顯著影響。

五、結論、討論與政策啟示

(一)主要結論

本文將農業生產要素配置細分為農業投資、農地流轉、家庭勞動分工和經營權信貸抵押4個方面,構建了“農地確權—要素配置—農業生產效率”的理論分析框架,并采用2014年和2016年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LDS)全國29個省份的混合截面數據實證分析了農地確權對農戶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得到以下3點研究結論:首先,農地確權總體上提高了農戶農業生產效率。就總體而言,農地確權對農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次,對于沒有發生過農地調整、農業機械化條件較好的村莊,農地確權能夠顯著提高農戶農業生產效率;相反,對于擁有較多非農就業機會的農戶,農地確權對其農業生產效率并不產生顯著影響。再次,農地確權對農戶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包括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農地確權通過促進農戶加大農業短期投入、增加旱地轉入、提高家庭務農人數占比對其農業生產效率損失產生了顯著的負向影響。其中,旱地轉入的中介效應最大,家庭務農人數占比次之,而農業短期投入則最小。此外,農地確權還抑制了農戶水田或水澆地轉入,造成其農業生產效率損失。

(二)進一步討論

從上文的計量分析結果可知,中國農地確權對農戶農業生產效率存在多重效應。本文更感興趣的問題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甚至在同一國家內部的不同地區,為什么農地確權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會有顯著的差異?首先,農地確權政策效應的有效發揮需要某些與之相互匹配的外部條件。其次,在不同國家或地區,農地確權與農業生產效率之間實際有效發揮傳導作用的中介變量不盡相同,進而導致農地確權的總體效應截然不同。再次,由于不同類型農戶擁有異質性的農業資源稟賦,農地確權對其要素配置行為進而對農業生產效率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可見,農地確權政策好比一種加速的“分離器”,將加快擁有不同農業資源稟賦的農戶實現職業分化和專業分工。

(三)政策啟示

上述研究結論具有4點政策啟示:首先,避免出現“被確權”“確空權”的問題。其次,完善農村要素市場。再次,維持農村土地政策穩定。最后,推進農機作業外包服務。

作者: 林文聲1  王志剛1  王美陽2

作者單位:

1、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2、中山大學法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濟》2018年第8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动漫 |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综合另类在线A∨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