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初麗霞等:供需對接視角下農產品現代流通渠道優化探討

[ 作者:初麗霞?趙宇虹?李廣?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26 錄入:王惠敏 ]

摘要:本文從農戶到消費者等多個方面闡述了當下國內流通渠道所存在的缺陷, 詳細說明了現在國內農產品銷售的各種渠道, 同時研究了多年來市場農產品流通渠道的變化, 進而從產品生產到消費等多個方面探究了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最后從現有的流通渠道基礎之上, 提出了最新的關于農產品供需對接的優化方案以期能夠實現以農戶為基礎的全新供需模式, 解決生產、運輸、產品質量等多種問題, 可以加快國內農產品經濟的快速轉型。

現階段農產品流通渠道種類及現狀分析

(一) 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的流通渠道方式

這種產品流通渠道即農戶通過與當地的合作社聯系, 實現農產品在生產市場、批發市場、零售市場還有農業超市之間的轉移, 從合作社購銷開始, 到最后來到消費者手中  , 這樣的產品流通方式是現在國內最為常見的一種, 它的優點就是將大的市場與小的農產品個體聯系起來。

批發市場是國內具有很強集散作用的農產品渠道, 主要是因為批發市場在現階段的各大渠道之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它可以滿足來自不同用戶對于農產品的要求, 不過它的最大特點也是自己的缺點,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問題:一是來自較為分散的農產品生產戶與比較大的銷售市場之間存在著一種供需矛盾, 這是兩者之間矛盾的主要表現形式。二是這種模式不是以農戶為主體, 在交易的過程之中, 可能會因為價格定位問題導致農戶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三是交易過程由于產品鏈太長, 會出現信息交流不及時, 產品利益也會出現更多的中間商分享, 進而導致流通環節變得更加復雜。四是農產品的安全, 因為對于產品流通追溯機制建立的不完善, 所以產品的質量沒有得到很好保證, 很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五是因為大多數還是采用的現貨交易, 導致這種流通方式變得十分落后。

(二) 以超市為主體的農超合作對接流通渠道方式

在1995年之后, 國內的超市行業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同時, 這個階段也是國內經濟發展的良機, 自然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改變。21世紀10年代, 出現了以超市為終端、與合作社直接對接的模式, 在這種新型的農超對接模式之中, 由于超市可以直接從農戶合作社手中采集產品, 減少了很多的環節, 避免更多中介的進入, 自然可以減少很多的成本, 還可以增加流通的效率與雙方的經濟收益。

現在, 國內的超市已經遍布大部分地區, 每天的商品交易量很大, 每一家超市也都有著自己獨特銷售方式, 這對于農產品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現在國內主要存在三種農超合作的對接渠道:第一類是農戶、合作社、超市三者之間的聯合, 即合作社作為中介, 將農戶與超市直接對接, 以超市為主體, 可以降低不少的成本, 不過卻需要運輸公司來幫助完成交易, 該方式被家樂福采用。第二類就是農戶、中介、超市聯合。農戶也是鏈接超市, 中介提供貨物的配送, 不過中介公司會對產品的質量提出要求, 超市在中介這一方面也會花費更多的資金, 沃爾瑪就是采用該方式。第三類就是農戶、基地、超市聯合。這是生產基地幫助農戶與超市實現對接, 這種方式比較傳統, 不過擁有其獨特的優點, 被麥德龍采用。

站在農戶的角度來看, 他們通過與各個類型的中介與超市直接對接, 可以掌握自己需要的生產量, 規避很多的風險, 也會使自己的經濟收入比較穩定。站在超市的角度看, 由于省去了批發市場環節, 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產品的質量, 還可以減少自己不少的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 自己可以花同樣的價錢購買質量更好, 更加實惠的產品, 而且自己權益也會受到更好的保護。

本文所介紹的這種農超對接的方式雖然有很多的優點, 而且對于國內農產品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不過還是存在著自己的問題。一方面是生產問題, 因為超市直接對接的農戶, 農戶都是小型生產戶, 生產的農產品數量不能夠滿足超市巨大的需求。在這個交易之中, 農戶的地位就會逐漸的下降。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信息平臺鏈接超市與生產戶, 會給整個供應鏈帶來很大的制約, 中間信息雙方不能及時溝通, 產品回溯也不可能實現, 進而導致產品安全沒有保證。對于消費者來說, 因為產品需要經過物流的處理才能來到自己的手中, 就會沒有對于產品的直接體驗環節, 而且產品的價格也會因此增加。

(三) 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農產品電商平臺流通渠道方式

自從2011年開始, 互聯網開始進入人民的生活之中, 各大電商的發展, 讓日常生活與信息技術聯系變得更加的緊密。市場之中已經有了很多相關的信息平臺, 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這個方面, 這些新興的電商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綜合類型的電子商務平臺。現在國內有多家已經發展了比較完善的綜合電商平臺, 以阿里為首的電商已經占據了電子商務市場的80%。這些強大的平臺有著很多的客戶量, 自然產生很強的影響。

垂直類型的電子商務平臺。這種類型的平臺在國內發展得比較好, 比如說中糧我買網, 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穩定的消費者。這種平臺銷售的商品比較少, 都是一種類型的。平臺也會有自己的物流, 產品的質量會有很好的保證。雖然它們售賣的商品較少, 不過它們因為有自己的農場、自己的配送體系, 可以避免產品運輸的損耗, 成本也會下降不少。另外, 雖然他們沒有綜合電商的問題, 但也有著屬于自己的弱點, 尤其是知名度方面。

物流切入類型的電子商務平臺。這樣的平臺是從物流開始, 然后逐步走向電商之路。如順豐優選, 這個平臺就是在順豐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通過前期積累的客流量, 再加上本身極大的優勢, 對客戶會形成比較不錯的吸引力。另外, 順豐擁有很好的物流系統, 在對農作物的保鮮以及產品質量的保障上有獨特的優勢。

O2O生鮮類型的電子商務平臺。這種電商平臺形成是因為大型超市想要進行網上銷售, 如沃爾瑪、永輝等, 沃爾瑪建立了自己獨立的線上營銷平臺, 客戶可以在家中購買他們的商品。永輝是一種新的類型, 它是與大的電商進行協商, 然后在客戶購買后, 通過該公司進行運輸。

基于“供需對接”的農產品現代流通渠道

(一) 流通渠道的主要內容

本次研究主要是使用信息平臺, 找到各地特色的農產品銷售的突破口, 來建立新的產品渠道, 優化當今流通渠道的缺陷。主要思想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將農戶作為主體, 選出產品經理來向下直接供給。二是平臺將訂單作為主要依據, 對于客戶產生的需要通過實體店來滿足。另外, 這個銷售方式會將互聯網加入其中, 各級將相應的信息上傳, 然后可以進行共享, 這樣就可以讓一個區域內的農產品實現產品回溯, 上下兩級的對接也會更好, 還可以增加客戶的直接體驗, 如圖3所示。

本次構建的信息平臺具有5個很重要的特點:第一、信息收集, 信息系統會將整個流通過程之中的信息收集起來, 上傳到平臺實現共享, 其中主要包括:產品、物流、生產商等多種信息。第二、信息處理, 系統會根據產品出售的數據, 來進行合理的分配, 依據各地產品的庫存以及各個地區對于產品的需求, 制定詳細的采購計劃, 來幫助各地農民實現利益最大化。另外, 系統還可以通過計算優化物流, 減少相應的運輸費用, 實現更高效的傳輸。第三、信息共享, 由于平臺本身數據設計的結構化, 可以滿足多方的標準, 于是信息共享就成為了這個平臺很大的一個優勢。另外, 為了確保信息的安全, 平臺還有著相關的權限限制。第四、信息應用, 平臺能夠使用產品在整個流通過程之中的數據, 不僅可以實現對于產品的回溯, 還可以控制產品供給過多以及配送的損失。優化之后的系統, 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處理好產生的數據, 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的簡單以及實用。第五、信息傳遞, 這一點一直都是現階段流通渠道難以解決的問題, 本次信息系統可以將農產品整個過程展現給消費者, 客戶通過網上上傳的生產信息, 可以更好的了解產品的質量, 也在數據共享的情況之下可以了解到他人對于商品的看法。這樣不僅讓客戶更加的放心, 也增加了商品的價值。

產品經理作為生產地區的管理者, 信息收集只是他的任務之一, 合作方將其派去, 還需要他配合完成生產地的監督, 通過信息平臺, 安排好產品的配送等問題, 實現產品的供求。生產商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得到客戶直接的反饋, 進而調整自己的產品來更好的滿足客戶, 不僅銷售點的作用可以很好的體現出來, 農戶也會有很好的銷量。另外, 系統會合理的安排產品配送, 在各個地區都會有物流站, 然后實行就近配送, 這樣會減少很多的物流消耗。平臺流程標準化, 不管是合作方, 還是聯盟都有著自己的作用。信息共享是通過將農戶信息鏈接到系統, 或者是所在地的產品經理將農戶信息上傳上去, 同時農戶也可以通過消費者的體驗反饋來進行新的生產種植。合作方需要確定系統的信息分類, 然后傳送到各個部門, 相關部門根據供需關系來確定物流問題, 最后達到優化系統結構的目的, 實現物流高效性運輸。另外, 客戶的反饋信息主要是通過各個地區的網點來實現, 他們需要將消費者產生的信息上傳到系統, 如果是消費者主動提供信息, 他們也需要將信息分類, 這樣可以更好的確定如何進行產品配送。綜上所述, 這種流通方式可以將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之中信息及時共享, 進而實現科學的分配, 優化物流結構, 減少相關成本的投入。另外該方式還可以實現從客戶到采購各方的資金流動, 新的渠道交易成本也會因此下降。

訂單鏈接了客戶與農戶, 在這個供求系統之中, 農戶可以通過平臺接到客戶下的訂單, 客戶填寫好相關的數據, 農戶開始進行生產, 在讓自己產品滿足客戶并保證質量的同時, 農戶還有了討價的權利。將各地的特色產品推銷出去則是各個產品經理的任務, 他們還需要保證農戶生產的時候按照標準來, 生產出來的產品達到標準, 另外要是農戶技術不好, 他們也需要負責講授。客戶想要了解以及購買這些產品, 可以去相關的體驗店, 合作聯盟主要負責這些業務。

在這個流通過程之中, 對于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公平的, 從開始生產到消費者拿到自己商品, 整個過程都是記錄在信息系統之中, 系統會保證每一個環節都合理的進行, 最后可以實現產品的最大化, 讓合作者共贏。公平是這個系統很大的一個特點, 不管是開始, 還是結束, 它給予了參與者自己的權利, 很好地彌補了現階段產品流通上的缺點。另外信息共享也是它的一大特點, 參與者可以看到它透明的流程數據。信息系統的引入改變了農村傳統銷售模式, 帶來了新的物流方式, 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配送, 降低成本, 農作物可以在多銷售的同時, 還可以引起連鎖反應, 其他產業也會隨著崛起。

(二) 流通渠道的機制保障

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機制。在這個流程之中, 農戶始終要作為主體, 尤其是在利益方面。在合作聯盟方面, 也需要將農戶放在第一位, 然后結合當地的經濟補助來制定策略, 采用合理的戰略進行投資, 最后更要控制好利益的收入。最后, 要進行回收產品的時候, 合作方需要與農戶按照最初的協議進行采購, 當然也要參考市場需求來確定價格。

建立有效監督機制。監督的權利不僅只是產品經理的權限, 農戶應該也享有這份權利, 他們應有隨時監測聯盟的管理以及解除合作的權限。

建立物流合作協調機制。尋找比較強大的物流公司進行合作, 可以保證后期產品的運輸不會出現問題, 想要在運輸過程之中出現安全以及損耗問題比較少, 這依賴于系統建立合理的物流機制。

建立科學合理的銷售機制。網點的建立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產品情況來安排, 這樣也可以更好地確定產品的價格以及售賣的方式。

建立有效且安全的信息管理機制。這一點的任務是聯盟需要完成的, 有了良好的管理體制以后, 流通過程之中的各個環節會更有秩序, 信息也被各方更好地使用。

(三) 流通渠道的實現路徑

交易方式創新。新的流通途徑形成主要是通過大膽的創新, 將農戶放到第一位, 改變已有的銷售格局。以當下流通渠道為基礎進行創新, 新的交易市場將會很好的保證農戶的權利, 讓他們可以更加自由的選擇, 有了健全的信息系統以后, 標準化的市場可以解決信息堵塞問題, 有助于促進形成更合理的市場, 自然交易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新型的交易市場可以以批發市場為基礎, 農戶通過網站將自己相關的產品信息發布出去, 即使是在城鎮之間, 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來了解到完整的產品信息, 以及產品生產的整個流程。產品在滿足國家標準的同時, 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另外, 產品也需要匹配自己的編號, 方便客戶根據編號來搜索到產品信息。

供需模式創新。新模式之下的產品供求是由農戶直接提供的, 這樣就可以達到農戶與客戶之間的直接對接, 減少中間環節的同時, 也形成了以農戶為中心的產品增值鏈。該模式的好處是可以實現高效的供需, 減少一定的成本, 通過實現初始兩端完美的對接, 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建立完整的物流以后, 不僅可以讓農作物更好的增值, 也可以改變當今產品的流通渠道。

物流配送模式創新。在物流方面, 配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兩方的權益。新模式的創新要求建立全新的配送方式, 以生產為主, 向周圍進行配送, 優先選擇就近地區, 這樣可以省去庫存的麻煩。另外, 用戶下單以后, 全新的配送模式可以滿足用戶對于產品的要求, 近距離運輸更是可以很好的保證產品的質量。平臺不僅要在配送過程上下工夫, 還應該改革配送中心, 加入更多實用的功能, 如加工、保鮮以及包裝等, 這樣可以保障產品源頭追溯, 還可以保障買賣雙方的利益。

組織模式創新。新的模式之下, 農戶不再只是生產者, 他們會在整個銷售的過程之中起到更多經營者的作用。通過組織起來一個地區相似的農作物, 能夠將個體農戶組合成完整的整體, 這樣可以增加更多收入。經過組織之后, 一旦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聯合體以后, 整個區域的產品競爭力將會增加。依照這個組織模式, 國內農業的技術會不斷的創新, 產品也會形成更加有序的鏈條, 進而引起更多的地方特色出現, 帶動國內農業向前進步。

產品品牌創新。信息系統可以幫助農戶分析相關數據, 指導農戶預算以后的供需量, 然后合理的安排下季度的種植, 這樣可以自由的調整產品安排。經過調整以后, 產品就比較容易形成自己的特點, 進而為農戶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優勢產品, 也可以增強農戶自主創新能力, 這就是現在農業所具備的以農戶為核心體制的優點。

結論與建議

現階段需要建立好與農戶利益捆綁的生產機制, 做到一起承受風險、一起享受回報, 同時也需要調低申請產權的門檻, 改變以前的結構, 突破舊模式的限制, 讓農戶可以更好的加入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每一步。在新的模式之中, 企業與農戶通過合作社進行對接, 企業主要進行資金支持, 合作社通過分發土地給農民來聯系兩端, 最終達到兩者的共贏局面, 形成一個完整的合作聯盟整體。聯盟的主要作用是不斷的開發新的農產品, 研究新的技術, 同時要與農戶密切合作, 教授他們的經驗以及技術, 最終培養出質量優越的新型產品。同時聯盟需要提供給農戶新型種子, 農戶采用自購的形式進行獲取, 然后在與合作社簽訂的土地上進行種植, 聯盟需要制定統一的種植標準, 農戶依照標準進行種植, 這樣就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產品生產模式, 這個模式特點是將農戶與聯盟綁定, 兩者會共同進退, 共享收獲成果和面對可能出現的損失。

產品銷售的時候, 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定相關的策略, 增加產品的銷售量。銷售模式可以與當今的微商進行對比, 銷售產品的時候需要看準用戶要求, 打造高品質的產品, 取得最大的銷售量。也可以參考淘寶商的營銷策略, 他們主要是依據不同客戶的消費水平, 通過調整價格進行銷售, 對于不同的消費人群, 他們會給出相應價格的產品, 從而獲取更多的銷量。

進入市場之前, 制定好合理的戰略, 探索市場的需求, 然后聯盟實體依照需求在市場投入相關的農產品, 進而得到較大的銷售量。另外, 品牌需要進行大力的推銷, 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并了解, 尤其是要利用好其特色 (農產品與互聯網合作的新型模式) 來吸引更多的人, 增加自己的推廣度之后, 產品的效益必然會有很大的提升。聯盟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以及品牌力, 這樣才會讓這個新的模式更加的適應市場, 并且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當下主流的電商供需的渠道有一定的缺陷, 主要有以下兩點流通問題沒有解決:第一、產品的物流還有很多的地區沒有覆蓋, 或者是說覆蓋的不夠全面。第二、由于冷鏈運輸中心是電商自己出資建立, 導致相關的成本會增加不少。所以, 解決冷鏈問題是需要根據各地區情況出發, 合理利用好地區資源, 與當地已有的物流進行合作, 增加自身覆蓋的同時, 還可以進行共享物流, 徹底的地改善當下的物流問題。

近距離配送是新模式下的物流必備原則, 主要是為了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物流體制, 解決庫存問題, 降低成本。這種新的供需模式出現主要是因為需求大于生產數量, 農產品市場需求較高, 新型模式會選擇先進行近距離的安排。聯盟需要在生產基地附近的市場建立相關的銷售網點, 優先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達到就近配送的目的。另外還有一種短距離物流傳送, 它是按照當地人的風俗習慣需求來進行配送的, 主要是情感近距離配送。

根據消費者產生的訂單來進行合理的配送, 用戶支付以后可以參與到整個配送過程之中, 這樣可以將庫存壓力降低到最小, 除了一些商超可以存自己貨物以外, 其他產品基本都是直接來自農戶這里, 減少流通過程中物流的使用, 不僅會增加效率, 還會降低成本。

利用當下高端的互聯網技術, 不斷的完善新型的信息平臺, 將生產以及運輸過程的數據上傳到平臺之上, 將對云技術的使用滲透到流通的每一步, 最終通過平臺實現信息的分享, 讓每一個合作者都可以了解到整個流程, 優化之后的模式也會變得更加透明, 讓各個要素變得更加的緊密, 形成穩定的產業鏈。

新模式的供需對接是將質量上等的農產品作為推銷點, 農戶通過消費者給予的訂單, 經過信息平臺來進行供給, 自身也需要注意市場需求變化來合理的調整生產, 完成消費者所下的訂單, 進過磨合之后形成一個以市場為主體, 穩定的流通渠道。另外, 在農戶滿足市場的同時, 自己本身提供出的高質量產品也會擴大, 形成更大的生產基地, 進而引起其他產業的崛起, 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本次提出的最新供需對接模型, 是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進行整改, 可以解決原有流通模式中的弱點以及不足之處, 對于國內農產品供應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可以幫助相關經濟的發展。

基金: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商業銀行信貸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研究” (編號:16DJJJ19);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商業經濟研究 2019年09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 亚洲乱码免费伦视频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