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大包干壯舉,掀開了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序幕,使小崗村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大包干實踐及其相關的理論闡述,形成了小崗精神的大包干內涵:“改革創新,敢為人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就是集體的。這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契合農業生產特點,兼顧了國家、集體、農民利益,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社會生產力,受到廣大農民歡迎。”黨中央對大包干的大膽實踐給予了充分肯定,及時總結了來自小崗村等基層農村的改革實踐,促成了自1982年開始的連續5個“一號文件”,形成了指導全局的方針政策,引導和推動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臺。
小崗村“敢為人先”的壯舉就是創新的原動力,就是改革的活力。習總書記進而指出:“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這進一步確立了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主要發源地和中國改革標志的歷史地位,在小崗村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在大包干等農業生產責任制基礎上形成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重經營體制,成為農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成為我們黨農村政策的重要基石。”習總書記這一些列論述,高屋建瓴地確定了小崗精神的政治高度和理論要旨。
小崗精神是小崗農民的偉大創舉,更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具體體現。大包干創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其貢獻不僅在于物質層面,更在于澤惠體制的精神深度,而后者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意義更加重大、深刻和持久。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小崗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奮斗,銳意進取,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內涵為特征的小崗精神不斷豐富,激勵著一代代小崗人沖破思想桎梏,在改革的道路上繼續披荊斬棘,不斷發展,形成了內函更加豐富的小崗精神。小崗精神是在大包干內涵基礎上的拓展與升華,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品格,是小崗與改革同發展、與時代共進步的不竭動力。
新世紀初,我國順利加入WTO,改革發展各項事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黨的十六大提出,“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自2004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重新鎖定“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重要部署被提上日程,各級各地尤其是廣大農村基層亟需進一步加快改革、加快創新、加快發展。2004年2月,沈浩同志欣然接受組織安排,就任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他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問需問計于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全村100多戶村民家中,與村民促膝談心;與村“兩委”成員和大包干帶頭人深入交心,謀劃民生改善和鄉村發展之路。
在廣泛調研和凝聚共識基礎上,厘清小崗面臨“偏窮亂散”的客觀現實,確定“發展現代農業、開發旅游業、招商引資辦工業”三步走振興小崗村的發展思路,開啟了小崗的“二次改革”。如組織村民團結合作,多方籌措資金和帶領村民動手修路;以引進龍頭骨干企業為重點,大力招商引資,推進產業發展;在探索農村生產方式改革過程中,優化、盤活土地資源,在“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和“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大膽推行土地流轉,探索深化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2008年11月14日,小崗村率先成立村級農村土地流轉交易中心,開展交易業務,至2009年底就完成1800畝土地流轉。為推進新農村建設,2006年,沈浩同志還牽頭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數十名大學生到小崗村創業,這一做法為大學生村官制度在全國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新時代充實、提升村級干部隊伍建設制度方面的改革創新。
在此期間,小崗村先后建起農貿市場、大包干紀念館、檔案館、文化廣場、衛生室,村內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以蔬菜、葡萄種植為主的現代農業初具規模;以紅色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小崗村鄉村旅游區2009年被國家旅游局授予了4A級旅游景區。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病逝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在小崗村六年的時間里一心一意為小崗謀發展,為村民謀利益,使小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他以“奉獻為民,勇于擔當”的熱血情懷,贏得了小崗村民的衷心愛戴,為小崗精神內涵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習近平同志在會見沈浩同志親屬和沈浩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全體成員時指出,沈浩同志“以忠誠和大愛,以創新和奮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寫了當代中國農村優秀基層干部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詮釋了優秀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樹立了新時期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④“以忠誠和大愛,以創新和奮斗,以青春和生命”的“書寫”,正是小崗精神“奉獻為民,勇于擔當”的沈浩內涵之現實注解。沈浩內涵是小崗精神大包干內涵的拓展和延續,成為小崗精神森林的又一棵參天大樹。沈浩內涵同大包干內涵一起,成為小崗村不斷向前發展的源泉動力,成為小崗人勇于改革與創新的強大引領。
進入新時代,小崗人繼續深化改革,爭當擊楫中流的時代先鋒。十年新奮發,十年再征戰,又為小崗精神注入了“開拓奮進,勤于探索”的內涵。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考察時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農村是從小崗村起步。在這里重溫改革,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寫新的篇章。他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向全國發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總要求。始于2008年的小崗村土地流轉,進入新時代取得了充分發展,已經日臻規范完善。
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在二〇一三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今天的土地流轉是昨天大包干延續中的拓展。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經濟責任制度,是一脈相承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是螺旋形的上升,其實質還是是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而不是有些人說的土地又攏在一起了,大包干搞不下去了。實行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是我國農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創新,有利于更好堅持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更好保障農戶對土地的承包權,更好用活土地經營權,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放活土地經營權,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度,能進一步把握好城鎮化進程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把握好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的進程,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實行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也便于城市資本下鄉,走出新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小崗村程夕兵流轉土地已逾10年,從開始的100畝不到,發展到今天的680畝。通過勞動積累,已經實行了全機械化、智能化生產,其中的責任制度范圍更大、流程更細。2022年,他種植的580畝水稻,戰勝干旱,取得了平均畝產達1300斤的好收成。臨近小崗村的小溪河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老板姚睿,原是在北京做IT行業的老板。他在燃燈社區茶山流轉240畝土地,種桃樹,養殖桃林散養土雞,生產土雞蛋,通過網絡,進行“農場直達餐桌”直銷,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帶動了鳳陽生態土雞養殖業的優質高效發展,提升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在現今的小崗村(行政區劃調整后),以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方式進行土地流轉的地塊已經達到70%以上,總面積超出1萬畝,形成了極大的規模效益。
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小崗村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不斷深化,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進入新時代,涌現出更多“開拓奮進,勤于探索”的先進典型、先進事跡。時至今日,小崗的村容村風村貌、農業的生產經營條件、農民的生活環境水平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年來,新一屆小崗村黨委堅持以基層黨建為主抓手,以深化改革為第一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民生福祉為第一目標,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找尋改革突破口,奮力開創小崗全面振興發展的新道路,強化小崗品牌保護利用,品牌授權管理更加規范,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022年春節前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為4000多位村民每位分紅620元,實現五連增。村集體連續五年為全體村民累計分紅1120萬元。小崗鄉村振興銀行創新信貸產品13個,對支持鄉村振興企業貸款授信達2.82億元,發放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04億元。小崗鄉村振興產業基金首期募資10億,市、縣兩級出資主體完成材料上報,基金投資方向在長三角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發布。全國第一個鄉村振興產業聯盟在小崗揭牌成立,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在會上宣讀《小崗鄉村振興產業聯盟宣言》,建設百億小崗,壯大鄉村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小崗村農業基礎性設施持續優化,新一輪高標準農田治理項目結束,高標準農田實現全域覆蓋;“引淮潤崗”工程竣工出水,雙水源供水徹底改變小崗生產生活用水難狀況。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安徽農墾綜合農業服務中心農業大田物聯網系統建成應用,北大荒5G智慧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科技不斷推動小崗農業實現轉型升級。特色種養殖產業更加多元,垚鑫甲魚養殖基地一期完成蓄水投苗,生長旺盛;小崗藍莓產業基地項目開放采摘;小崗葡萄、小崗奶油草莓品牌培育日益成熟。
農產品加工產業鏈逐漸延長,小崗產業園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小崗盼盼為北京冬奧會提供食品保障;蒸谷米、谷優美等企業產能不斷提升;凱盛浩豐、春禾農業、新鑼食品等一批新建項目加快推進;皖美小崗電商平臺、皖美直播基地正式上線;定鳳玻旗艦店、皖美徽茶旗艦店、皖美小崗電商線下體驗店開張營業。鄉村旅游業態進一步豐富,鳳陽文旅小崗會客廳完成裝修,小韓莊特色民宿項目有序推進,當年農家拓展項目建成即將開放,小崗村景區入選“第一批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小崗村國家級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入選全省首批省級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等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提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小崗村垚鑫甲魚養殖基地一期利用荒灘荒水綜合開發,馬家壩80畝水面2022年出產甲魚20萬斤,銷售1700萬元。目前正在小殷壩利用荒廢蝦塘進行改造,實施第二期,200畝甲魚池建設預計投資3500萬。陀螺販子是鳳陽武店鎮一座海拔近百米的小山,村民趙新記在陀螺販子上養豬、種葛根、制作葛根產品、用葛根渣滓喂豬、用豬糞沼液給葛根施肥,形成循環經濟。
人不負青山,青山也不負人。2022年,趙新記生豬出欄數創新高,葛根也喜獲豐收。世紀漢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住小崗工業園,融合傳統技藝,進行中草藥種植、收購和新型加工,制造高純度、高品質中藥飲片。公司董事長陳利偉已經和趙新記初步達成合作協議。這些都和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指示高度契合,彰顯了小崗精神“開拓奮進,勤于探索”的新時代內涵,是對小崗精神內涵的進一步拓展和豐富。
小崗精神有著獨特的時代坐標和歷史底蘊,充滿蓬勃朝氣和旺盛活力。究其“源頭”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建黨精神。建黨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蘊含著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情懷,昭示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意識。40多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改革開放精神,是建黨精神指引下的創新繼承,而小崗精神是改革開放精神的重要構成,是時間最早、范圍最廣的具體呈現。
所以小崗精神也是在建黨精神引領下,在4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的時代價值,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涵。其本質是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新追求,彰顯了古老華夏民族團結、筑夢、奮斗的不屈情懷,是民族精神血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生動寫照,是民族精神長河中的絢爛之波。小崗精神起源于改革,又在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不斷發展,是改革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文化地標,是改革百花園中碩大豐美的創新之花。
小崗精神發端于大包干“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偉大實踐。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又被賦予沈浩“奉獻為民,勇于擔當”的生命內涵。進入新時代,小崗精神又融入了“開拓奮進,勤于探索”的時代內涵。“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小崗精神是創新不止,繼往開來的。“改革創新,敢為人先——奉獻為民,勇于擔當——開拓奮進,勤于探索。”小崗精神的內涵發展有一條清晰的實踐脈絡,是在建黨精神引領下,改革開放精神在不同歷史階段精神形態的具體呈現和深化拓展,是改革開放精神在橫向上的成長和豐富,在縱向上的繼承和發揚,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激揚的共鳴音符,是改革開放永不停息的沸騰樂章。
(作者系滁州市文聯二級調研員、安徽小崗干部學院副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發現》2024年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