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殖情況
1.1能繁母豬以及生豬存欄
最近發改委發布的3月生豬以及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生豬存欄環比上漲0.9%,同比下降4%,能繁母豬存欄數量環比持平,同比下降6.3%;另外目前整體養殖利潤豐厚,極大的刺激了養殖戶補欄情緒,導致市場仔豬難求,仔豬價格居高不下。短期來看,雖然能繁母豬依舊持續下跌趨勢,但豐厚的養殖利潤有利于產能回復加快,加上整體較為低迷的消費環境,中期來看2016年國內生豬存欄量將逐步提升。目前生豬存欄已有反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持平,預計4月出現正增長。
1.2生產效率
目前,我國母豬年生產力不僅國內外差距很大,而且國內的豬場間差距也很大,例如國內廣東溫氏能繁母豬PSY水平為26-27頭左右,中小散戶平均只有15-16頭,主要母豬的育繁環節主要包括配種環節、妊娠環節、分娩環節、哺乳環節以及斷奶環節,無論是飼料精細化管理水平以及設施設備整體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母豬的產活仔數量、仔豬生長發育、哺乳、斷奶至再配種受胎時間間隔等,進而影響到母豬的生產力。而散戶缺乏相關技術支持以及設施設備,導致中小散戶能繁母豬PSY跟大型企業有較大差距。
無論是能繁母豬每胎次活產仔數、仔豬出生至斷奶的存活率以及母豬的能繁殖周期,從當前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來看,中國仍明顯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預計中國隨著規模養殖集成度的進一步提升,未來我國能繁母豬PSY將會進一步提升。
整體來看,能繁母豬相當于生產工具,PSY反映了生產效率,生豬存欄相當于庫存,大豬存欄比重以及小豬存欄比重決定了短期以及中長期的生豬供應。
二、宏觀政策
2.1環保政策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政策執行越來越嚴格,各地將在2016年底前陸續增加完成禁養區的劃定,大部分省區將在2017年底完成退養或搬遷工作,最遲是在2019年完成退養或搬遷工作,在十三五末(2016-2020)基本完成污染整治工作。
2015年11月27日農業部發文《農業部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對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密度以及布局提出優化調整意見。指出長三角洲地區:增長空間不大,長江中游水網地區:無增加空間,減排形勢嚴峻,淮河下游水網地區(主要是江蘇北部以及山東地區):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丹江口庫區水系:基本飽和。
整體環保大致分為禁養區,以及養殖污染治理,日前,19省已完成禁養區劃分。
2.2補貼政策
近幾年補貼基本無變化,主要包括能繁母豬補貼制度,生豬保險補貼制度等。
2.3調控政策
2015年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發公告,公告稱要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上漲下跌,為完善生豬市場價格調控機制,提升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對2012年初發布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2012年第9號公告)進行了修訂。據悉,修訂后的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舊方案同時廢止。此次發布的新預案,主要在原有的預案基礎上來下調預警區間,將豬糧比價作為核心指標,將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作為輔助指標,同時參考豬料比價、能繁母豬出場價格等其他指標,并根據生豬生產方式、成本和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預警指標及具體標準。
三、進口肉
豬肉進口年年攀升,2015年 總進口量為 77.7萬噸,2013年雙匯整體收購美國生豬企業史密斯菲爾德,美國養殖場開始迎合中國檢驗檢疫要求,2015年美國部分養殖企業停止使用各種類型“瘦肉精”使用,意在搶占中國市場,預計2016年總進口量超100萬噸。目前整體進口規模不到豬肉總產的2%,但呈現出年年攀升的局面,預計未來幾年會對生豬供應產生影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布瑞克農業數據(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