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梁德榮:讓古村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

[ 作者:梁德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19 錄入:王惠敏 ]

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日前在清華大學舉行。論壇以“重現生機”為主題,為傳統文保方式與高新技術提供了交流與展示平臺。很多專家學者都談到,我國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個村落,古村落保護迫在眉睫。(8月17日《光明日報》)

2016年,我國有750個中國傳統村落列入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范圍。它們猶如閃亮的明珠,以鮮明的特色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然而,這些古村落目前大多還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讓古村落嬌容展現于世人面前,既“留得住”又“活得好”,無疑還有許多功夫要去做。

其一,是要強化認識,高度重視保護工作。很多古村落雖然進入國家保護的名單,但現狀并不令人樂觀。目前大多還處于自然生存狀態,有的古村落因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房屋已日漸毀壞,甚至坍塌毀滅。有效保護和開發古村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面臨著獨特的難題。當下,尤其需要進一步強化意識,深刻認識古村落的文化價值以及保護好古村落的重要意義,進而增強對古村落保護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應積極推進古村落、古民居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其二,是要強化行動,善于挖掘古村落文化寶庫。古村落人文景觀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一個村落就是一個文化寶庫,它蘊藏著鄉村歷史遺存的精神資源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記憶。因此,要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全面調查、搜集、記錄和保存與古村落相關的文化符號,深入挖掘其中所蘊涵的豐富民間文化。無論是文字、影像、視頻,都有助于古村落文化的留存和延續,這些工作在當下應得到進一步的重視。

其三,是要善于協調居民利益,整合各方力量。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涉及到廣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充分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參與,這是古村落保護與開發成功的關鍵所在。如今古村落的村民對保護家園的意識都比較強烈,甚至會主動要求保護他們的古民居。從情感上而言,這是祖先們留下來的,是村莊的榮耀,他們對自己居住的村莊有極深的感情。同時也說明,村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比以前強了。這是古村落保護與開發中不可忽視的積極力量。有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廣大村民的配合,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的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是能夠取得很好成效的。

著名作家馮驥才曾說過,古村落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好眾多特色顯著的古村落,當代人責無旁貸。將人與文化作為最終落腳點,著力提升村落保護的延續性和內生動力,古村落定會獲得健康良好發展的機會。期待這方面的工作在各地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 一级A一片在线播放高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五月亭亭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思思久久99热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