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歷程和發展經驗,小城鎮在現代城市體系中舉足輕重。在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特色小城鎮是現代城市體系的重要支撐。基于個性化、主題化、特色化的文化創意,
為“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提供了新思路。推進發展文化創意小城鎮,以文化魅力吸引人,以文化創業集聚人,以創意生活愉悅人,以宜居環境留住人,實現“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能夠改變“城城像歐洲,鎮鎮像非洲”的現實窘況,并能通過文化傳承、文化品格、文化產業、文化服務和文化主體五個維度開啟一條傳承歷史文化、充滿人文情懷,并能創造新產業、新就業、新價值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一,文化創意小鎮是根植于鄉土文化的就地城鎮化新模式。
它區別于以標準化流程改造、僅有漂亮名稱但缺乏文化內容的房產開發項目和造城項目,而是將整個小城鎮視為文化創意的有機載體,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核心,以產業為內容,以市場為平臺,以科技為支撐,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具有“小而活”、“小而美”、“小而富”的特征。
(一)“小而活”———以文活城的人本理念
“小而活”是文化創意小鎮的基本特征,“活”在能夠吸引人、集聚人、愉悅人、留住人,通過文化魅力的創造、文化創業的智造、創意生活的締造和藝術氛圍的營造,激發人的動力和活力,使小鎮勃發出盎然生機。
(二)“小而美”———以文美城的人文內涵
文化創意小鎮的“小而美”體現在其獨特的人文魅力,它將地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城鎮化進程的方方面面,將中華文化的魅力展示于城鎮化載體的角角落落。文化創意小鎮是展示中華文化的美麗載體,有效改變了“攤大餅”式的規模擴張模式和“千城一面”式的物化思維模式。
(三)“小而富”———以文富城的持續模式
文化創意小鎮的“小而富”源自于其遵循創業致富、農民得利的發展準則,以產城融合的思維,大力發展基于本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創意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開啟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營資本、創業帶動就業、就業致富農民的新型城鎮化之路,通過注入動力、釋放潛力、形成合力,實現小鎮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 文化傳承、文化品格、文化產業、文化服務和文化主體是城鎮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五個文化維度,也是文化創意小鎮發揮多重功能的重要支撐。在就地城鎮化過程中,可通過文化創意實現鄉土風貌的活化、鄉情記憶的再現、鄉村資源的挖掘、鄉里生活的體驗和鄉愁創客的集聚,開辟一條“五位一體”的發展路徑。
(一)文化傳承維度———保護與活化鄉土風貌生態
鄉土風貌和文化生態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文化創意小鎮不僅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同時還必須是宜居的生態社區。實現對現有鄉土風貌生態的保護和活化是發展文化創意小鎮的重要路徑之一。
(二)文化品格維度———再現與展示鄉情文化記憶
文化創意小鎮是充滿人文情懷的風情小鎮,是記得住鄉愁、體現鄉情、寄托濃濃親情的懷舊小鎮,更是現代人眷戀的生活熱土。歷史記憶的表達與再現、民風民俗的呈現與展示、本土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構成了文化創意小鎮的文化品格。
(三)文化產業維度———挖掘與利用鄉村文化資源
對鄉村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創意性地開發與利用,是塑造“鄉愁記憶”特色文化創意小鎮的重要路徑之一,不僅有利于增強對中華鄉村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也有助于促進城鎮產業發展,提高區域競爭力。
(四)文化服務維度———體驗與分享鄉里生活方式
文化創意小鎮是回歸鄉里生活方式的載體之一,也是體驗鄉村生活的一種現代時尚選擇,不僅能夠吸引大都市的老年人,對意欲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年輕人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以文化創意引領時尚生活,促進城鄉互動互融,是推進文化創意小鎮實現“留人宜人”的新路徑。
(五)文化主體維度———吸引與集聚鄉愁文化創客
文化創意小鎮的多元化發展模式要求主體的多樣化。文化創客(culture creative-makers)是其中的生力軍,他們是熱愛鄉土文化,追求自身價值的個體文化創意者,是利用自己技藝和才能創造就業和財富的群體,他們善于發現、保護和拯救被忽視的古村落和古民居,并挖掘其文化價值。吸引和集聚文化創客是自下而上推進文化創意小鎮發展的重要路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天津社會科學》 2014年0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