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日前召開會議,聯合布置開展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工作,為“保命錢”護航。
這些年,隨著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持續增長,中央和省兩級投入超過了1000億元,量大、面廣、線長、點多等問題突出。如何保證資金到村到戶?如何保證精準扶貧做到資金精準?如何解決扶貧資金監管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關乎脫貧的成效和質量。
專項檢查扶貧資金,既要有現實問題導向,又要有零容忍的態度。資金使用是否合法、規范正是專項檢查的重點。資金分配和撥付、項目確定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資金使用是否存在挪用、截留、滯留、貪污等現象?項目申報是否存在弄虛作假、套取和騙取財政資金問題?暴露出的問題需要通過“上下聯動”、協同組織的方式來解決,而零容忍的態度更要貫徹始終,
扶貧資金如何使用代表了不同的行為和價值取向:用好,意味著眼中有疾苦、心中有百姓;亂用,意味著作風不正、行為不端,更甚者將之視為“自留地”“唐僧肉”。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這代表了黨中央嚴懲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堅強決心。此次開展專項檢查既是開始,也要不動搖、不松懈、不放水。
扶貧資金里滿含老百姓對未來的期待,“把這個錢用好”更是對人民負責。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當我們行進在脫貧攻堅的征途中,要覺知其中的緊迫和艱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甘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