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陜西富縣縣委書記在《延安日報》上署名發表了一篇學習心得,被發現居然是2015年新華社評論員的文章的弱智PS版。這下這個臉可丟大了。
抄襲?這還了得。事后富縣宣傳部門的公關策略,簡直就是弱智。聲稱書記“不知情”、“被署名”。你們是弱智,還是把大家當弱智啊?一個縣委書記,在市級報紙上發表署名文章,還是個人學習心得,這個縣委書記居然不知情?那這篇文章是如何通過嚴格的審批程序的呢?
抄襲的真實情況?
當然,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李書記忙,寫文章這種事情哪有時間,但總得在高大上的機關報紙上冒冒泡,體現一下自己積極學習,并且學有所成,理論水平頗高嘛。于是布置任務,你們縣委辦的,趕緊給我寫一篇出來。
任務層層分配下去,落到了苦逼屌絲科員小劉身上。小劉冥思苦想幾天幾夜,弄了八九十個稿,全部被批得體無完膚。于是小劉靈機一動,想起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之法,平時寫什么學習活動總結,不都這么干嗎?上網一搜,兩年前新華社這篇不錯嘛,想借鑒改造一下,覺得太難,畢竟要把李逵變李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干脆直接抄算了。
小劉想,新華社的這種假大空文章,有幾人看?又有幾個人真心看?沒人會注意的。文章報上去,李書記龍顏大悅,按慣例同意了,署名往市宣傳部一報,這事就成了。果然如此,真的沒人注意到,即便有人注意到,去哪里說呢?怎么說呢?怎么敢說呢?
直到東窗事發。
問題的性質是什么呢?
小劉的問題就不多說了,抄襲、蒙騙領導,乃至上綱上線到無視組織紀律、理想信念淪喪等等,他要承受所有人的怒火,下場更無需討論了,怎一個慘字了得。但勸小劉一句,人生除死無大事,怕個球。
一路上負責審核簽字上報的科長、主任、部長們,也難逃“把關不嚴”之罪。
事實上,李書記并沒有抄襲的罪過,但其他問題就嚴重了,畢竟小劉官太小,簡直就是沒官,鞭撻他毫無快感可言。李書記有哪幾宗罪呢?
一是弄虛作假。不是你寫的文章,你署個屁的名?還敢說這是你的學習心得體會。雖然大家都這么干,但我知道你睡覺會脫光衣服,和我看到你脫光衣服,這個區別是很大的。
二是推卸責任。把大家當傻子,一句“不知情”和“被署名”,就把責任全部推給下面、再下面的小兵們,從道德上講,敢做不敢當,做人不厚道;從做官上講,擔不起半點責任,不堪大用。
當然,不能從這一件事就全盤否定李書記,這不客觀,說不定李書記搞經濟是一把好手呢。
李書記正確的公關策略是什么呢?那就是發表一個“罪己詔”,就說文章確實是縣委辦的人代筆的,李書記出了一些思路、想法和觀點;文章報上來后,李書記覺得寫得很好,但并不知道文章是抄襲的,就簽出發表了。犯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錯誤。
這意味著,第一,李書記找人代筆了,但自己是出了思想、想法和觀點的。這種事哪個做官的不干?大部分領導根本連思路都不說,市里面的領導看見了,不過一笑而過。第二,李書記確實不知道這是抄襲的,畢竟誰會在意兩年前新華社的一篇假大空的無聊文章呢?第三,至于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沒有這個錯誤,反而是不行的,大大方方承認了便是,反而會贏得一個光明磊落、敢于擔當的美名。
但是,整個事件,誰會在乎小劉的命運?誰會去理解小劉為何會走上“抄襲”這條“犯罪道路”上去?苦逼屌絲材料狗公務員們,哪個沒有經歷過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
為小劉默哀。
都是被逼的
這件事情是很值得反思,為什么會發生這種可笑的事情?僅僅是小劉道德淪喪嗎?其實一切都是被逼的。
李書記也是被逼的。你說,堂堂一縣委書記,不在市黨報上寫幾篇理論水平頗高的文章,怎么混?隔壁那個誰誰誰都發表了,李書記怎能甘于落后?要不下次提拔的時候,幫自己說話的領導有什么憑據說一句“李XX原則強,理論水平高”的話呢?
但李書記作為一縣書記,多少大大小小,事關百姓幸福的事情等著他去干,忙都要忙死了,不說他有沒有那個理論高度和文字水平,哪有功夫和時間坐在辦公室里慢慢生造“一個中心、兩個思想、三個措施、四個成果”這種沒卵用的玩意兒?只能折磨下面的人了。
再說小劉吧,進縣委機關一二年,下不到鄉里,上不到市里,理論高度、民生實際這些統統都是扯淡的了,剩下的只有玩弄文字、編造“1234”的本領了,要讓他寫一篇《一件難忘的事》沒問題,寫這種看上去很牛逼、聽起來也很牛逼、實際上沒卵用的大作,他只能抄了。
其實大家都在抄,只是有的人抄的水平高,把李逵換成李鬼,各種重新組合,張家偷菜、王家盜油,李家竊鹽,炒一盤新菜,就看不出來是抄襲的了。有的人,抄的水平比較低,PS得很差勁,就容易被識破。但有什么區別呢?不都是抄嗎?
所以,今后大家看到報紙上所謂的署名文章時,一定不要忽視有一個官小到沒有的年輕人,不管老婆孩子,在辦公室里挑燈夜戰了若干個不眠之夜。
做官和做人
人生江湖,身不由己。李書記和小劉,都是被逼的,都不容易。
但我們不談做官,先談做人。小劉抄襲不對,但李書記你好歹也是一縣書記,下面人給你干活,有功是你李書記署名,有罪是小劉抄襲,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小劉,這樣做人不厚道。
做官常常和做人是沖突的。李書記一招“裝傻大法”,確實是官場推卸責任的不二法門,但這也讓人忒瞧不起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丙申春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