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中國正進入全民“鄉愁”社會

[ 作者:東流珠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06 錄入:吳玲香 ]

“鄉愁”一詞是指: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種對家鄉眷戀的情感狀態。對故土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移民,誰都會思念自己的故土家鄉。

當下的中國,隨著城市化的迅猛提升,可以說到了全民都在找鄉愁的時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本的封建社會形態。鐵板一塊,數千年來形成了適應農業社會的文化體系。比如說唐詩宋詞、宋明小說、程朱理學。。。但,當以工業化為代表的城市化浪潮的鋪天蓋地對中國物質和文化的沖擊改造,大多數人已經找不到心靈深處的‘鄉愁’了。

有句老話說,往上數三代,咱們都是農民。是的,我們無數家庭的家族遺傳,和文化傳承,大部分都是農業社會的傳統文化。要不然你就無法理解,像曾國藩家訓和朱子家訓這樣的古老經典依然作為治家的最高教條。漫布于大街小巷的讀經教育海報,似乎是中國人在精神上找不到北的最好例證。

就算是固守在土地上的群體,也開始大規模的到城市謀生。中國目前仍有幾億農民工,他們背井離鄉。在忍受著城里人白眼和各種不公平的同時,那夜晚輾轉反側的想家和對故土的思念已經把城中村昏暗的夜晚熬的疲憊不堪。

還有幾億留守老人和兒童,讓整個農村寂靜的天空窒息。電話兩頭往往是涕淚交加,這是當下中國最沉重和無奈的一頁。新農村建設,使多少人再也找不到在農村的印記。包括祖墳、老屋、傳統小食,以及無數人心中那棵村口的老槐樹。

總之,找不到“鄉愁”恰恰說明中國社會的進步。但,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社會文化體系要成熟和繁榮還有幾百年的路要走。當下,我們仍然在中國某個山區的小村尋找著祖先的印記和難以割舍的“鄉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流珠江 2017-11-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 亚洲精品中字在线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