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新的歷史關鍵時期,對基層干部的選拔和任用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如何挑選一名合格的基層干部,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基層干部要德高望重。德高望重是指品德優異,聲望較高。不是說年紀大,資格老就是德高望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德不在年高,公道自在人心。德高望重不是指盛氣凌人,也不是指權盛一時。聲望不是酒桌上拍出來的,也不是官大一級壓出來的。聲望來自于清正廉明,來自于深得民心,來自于群眾的口碑,來自于百姓的贊揚。品德高尚,自有聲望。德高百姓信服,望重群眾擁戴,這樣的干部對推行政策方針事半功倍,對開展基層事務得心應手。自然會是基層組織一呼百諾的優秀帶頭人。
基層干部要運籌帷幄。運籌帷幄不是搞一言堂,不是剛愎自用、唯我獨尊,是指準確掌握各種實際情況,正確作出決策和安排,順利完成工作,辦成事,辦好事。運籌帷幄需要很好的羅輯思維能力,是指合理、正確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然后作出正確的決定。基層干部是否具備運籌帷幄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基層事務的工作成效,這也要求基層干部要具備較好的素質與技能。應該注意的是,在基層組織中,干部的決策必須遵循民主的原則,聽取班子成員的意見,虛心謹慎,以理服人,研究決定。
基層干部要天下為公。天下為公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規范。既是個人修養之要,也是社會公德的最高原則。作為基層干部,應該追求平等、公正,視群眾利益高于一切,公而忘私、大公無私,關心他人、扶危濟困。這就要求基礎干部要有一心為民,自我犧牲的覺悟和境界。始終要牢記的是,干部不是來升官發財,是來為人民服務的。干部的文化素養決定是否有大公無私思想境界,基層干部應該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讓個人的言行與思想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基層干部要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正大光明,清清白白,問心無愧。作為基層干部,應該從自身言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才能帶出一個清風正氣的優秀團隊。嚴以律己,不計個人得失。財務透明,事務公開,遠“四風”,守“準則”,公平公正,嚴守原則。基層干部光明磊落,自然不怕紀委查,自然不怕群眾罵,自然經得起投訴,對得起良心。一個光明磊落的干部,會帶出一個作風逗硬的班子。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賦予了好干部新的時代內涵,是新時期干部的實踐準則和奮斗方向。
我們應該以嚴謹負責的態度,選拔任用品德高尚,求真務實的基層干部,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培養起來、使用起來。
(作者單位:鹽亭縣八角鎮社區居委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