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假期,回了一趟老家,位于河南的東部,有時間去了兩所鄉村學校。一所是鎮上的初級中學。一所是村頭的小學。
兩所學校,都是是筆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 因為是假期,在小學校沒有剛見到學生,正在建設兩幢兩層高的教學樓,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對于一個村莊的小學,已經足夠使用了。在初中學校,見到了正在補課的學生,人不多,也有兩個班。樓下停著幾十輛電動車,本以為是老師在開會,下課時才發現是補課的學生。
聽幾位朋友介紹,現在有關部門對于學校的設施建設,下拔了許多資金,投入很大,學校也是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一應俱全,學校建的非常漂亮,表面上十分的繁榮。但是,卻有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
那就是好老師走了,學習好的一些學生也走了。
好老師去哪兒了?好老師大多被民辦學校高薪挖走了。民辦學校拿出公辦學校1到5倍的工資,將教學水平高的老師爭走了。
學生去哪兒了?學生去了民辦學校或者跟父母進了城。許多鄉村學校,從前多有二三百學生,現在學生最多的學校也只有一百多學生。全鄉有好幾個學校已經關門合并了,幾個學校只有十多個學生。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沒有好老師,沒有學生,作為鄉村曾經的文明光源,一定會逐漸黯然無光亮。
鄉村學校的方向在何處?這是擺在鄉村學校面前存在與否的關鍵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小桔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