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廖彩榮等: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

[ 作者:廖彩榮?陳美球?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26 錄入:吳玲香 ]

摘要:基于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和實現路徑進行分析。研究認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戰略、新部署、新要求,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是“戰略”、關鍵是“振興”、靶向是“鄉村”;把握其科學內涵,需準確掌握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主要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堅持頂層設計,科學制定鄉村振興規劃;需強化制度供給,統籌推進鄉村“五位一體”建設;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和為了廣大農民;需抓住“人”“地”“錢”關鍵要素,推動戰略行穩致遠。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把其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容之一, 這是黨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下新的“三農”工作方略, 是習近平“三農”思想的集中體現, 是在深刻認識新時代“三農”發展新階段新規律新任務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集中反映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39年以來, 我國農業農村同國家其他事業同步發展, 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出臺了系列強農惠農政策, 實現農業連年豐收, 農民收入持續提高, 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糧食生產實現歷史的12年增長, 2016年達到0.6萬億kg;農民收入增長保持積極增長態勢, 2016年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到2.72∶1;精準脫貧成效顯著, 6 000多萬農民實現穩定性脫貧, 貧困人口按照2010年標準減少到了4 335萬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農村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 教育、醫療、社障、文化等得到極大改善。

但與此同時, 我國“三農”問題依然突出, 特別是“三農”和“四化”同步, “農村空心化”“農業邊緣化”和“農民老齡化”的“新三農”問題日益突出。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 農村人才流失嚴重, 村舍斷壁殘垣, 我國農村出現不少諸如“博士返鄉筆記”“博士回鄉記”所描繪的農村凋敝現象;不少地方的農民增收主要依靠外出打工非農收入, 留守在農村的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 農地荒蕪, “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問題突出;農村產業不大, 農產品競爭力不強, 農業農村污染問題突出, 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 長期以來資源要素從鄉村向城市單一流向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新“三農”問題成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復興的短腿短板。

放眼全球, 不僅當下, 部分世界發達國家, 德國、法國、美國、日本、韓國等都經歷過農村衰退或者鄉村危機跡象;不單我國, 不少世界發展中國家, 在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等新興發展中國家也正出現或經歷農村衰退或者農村危機跡象, 如突出的是體現許多發展中國家大量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市, 城市“貧民窟”現象突出, 農業發展滯后, 農村與城鄉之間差距拉大。因此, 在全世界范圍內, 鄉村衰退現象已成為人類當前共同面臨的全球性挑戰, 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鄉村衰退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 我們需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重視推進鄉村振興。”[1]

鄉村衰退在當下中國表現更加明顯, 鄉村衰退導致惡性循環[1]。因此,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 不僅及時, 而且非常必要, 非常重要, 且提升到戰略高度, 這是黨中央著眼于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

國內外學者關于鄉村振興或與鄉村振興相關的鄉村復興、鄉村建設、鄉村再造、鄉村發展的研究頗豐。在鄉村振興的要素研究方面:美國學者Gladwin C H等[3]通過對北佛羅里達農村企業家研究認為, 農民創業精神是農村振興的一個關鍵;Johnson T G[4]則認為發展農村金融也是農村振興的關鍵所在;Korsching P[5]在考察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鄉鎮社區發展聯盟基礎上認為, 多社區協作對農村振興發展尤為重要。在鄉村振興主體方面, Greene M J[6]通過分析農業多元化發展倡議, 認為政府在鄉村振興的有著不可替代的主體作用;Ayobami O K等[7]研究了旅游志愿者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Kawate T[8]分析了農村復興和改革組織在日本農村振興及當代日本農村發展的作用。在個案研究方面, Wood R E[9]、Carr P J等[10]、Z Li[11]、Miletic'G M等[12]、Nonaka A和Ono H[13]分別對東亞地區, 克羅地亞、日本等國家的農村振興發展計劃和實踐進行經驗介紹;在鄉村振興理論研究方面:Bai X等[14]、Mc Laughlin K等[15]、Liu Y等[16]學者站在鄉村發展和全球治理角度, 或結合實務, 或結合研究領域, 對鄉村振興有關理論進行研究和探討。而在我國, 作為“三農”研究熱點問題之一, 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前, 我國學者主要圍繞鄉村建設、鄉村發展或鄉村經濟振興等方面來展開。黃季焜[17]、項繼權[18]、黃祖輝[19]、潘家恩[20]站在過去、現在和未來角度指出農業農村的一些基礎性、理論性研究問題, 對鄉村建設一些脈絡進行了梳理;陳錫文[21]、韓俊[22]、劉彥隨[23]對當下中國農業農村問題戰略布局, 特別是對新時期中國城鄉發展的主要問題進行探索;面對“三農”問題出現的鄉村衰敗抑或復興之辯, 王勇[24]、張勇[25]、潘家恩[26]、徐勇[27]對鄉村衰敗、鄉村復興、城鄉矛盾、城鄉失衡等問題進行研究;賀雪峰[27]則直接指出, 當下分化的農村帶來復雜的治理難題;有些社會學者[29-31]則討論了社會轉型鄉村建設時代價值、鄉村社會秩序重構與鄉村復興問題;鄭風田[32]、劉守英[33]指出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 特別指出了新時代“城鄉中國”必須由單向城市化轉向城鄉互動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相關, 鄉村振興之路如何走好?何慧麗[34]指出當代中國鄉村復興道路;蔡昉[35]認為需要走一條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道路;張紅宇[36]則指出,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留住鄉情鄉愁。在案例實證研究方面, 魏廣龍[37]、趙晨[38]、高慧智等[39]分別對我國一些地區的鄉村振興進行案例剖析, 總結出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 獲得一些成功的啟示。

經過文獻梳理發現, 現在學界尤其我國學界專門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主題研究不多, 其原因可能是該戰略剛提出不久;學界對關于“鄉村振興”或與鄉村振興相關的學理性闡釋也比較缺乏。為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和實現路徑進行探討。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

分析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 可從以下方面來展開:

1. 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要義體現在“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對“三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的重大判斷、重大決策。把“鄉村振興”作為一個“戰略”提出來, 這有別于以往任何一個農業農村發展政策, 體現的是一個宏觀的、系統的、綜合性、全局性的發展方略。

(1) 戰略思維。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三農”思想的集中體現, 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 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 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 農民必須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要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 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 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工作的戰略地位、工作方法和重要舉措, 是我們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 其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三農”工作中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

(2) 戰略主體。一方面, 作為國家戰略, 國家理所當然是這一戰略的實施主體。長期以來, 為支持國家工業化和城市優先發展, 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為此做出巨大貢獻, 付出巨大犧牲, 造成長期的城鄉二元分隔, “三農”問題成為我國當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突最為出的一部分;改革開放39年來, 我國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得到極大增強, 國家現在擁有較充分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支持“三農”發展, 實現鄉村振興。另一方面, 鄉村振興戰略的依靠主體是人民。十九大指出:“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 廣大農民是這一戰略依靠的主體, 推進這一戰略必須以廣大農民為中心, 緊緊依靠和為了廣大農民。

(3) 戰略內容。戰略內容是宏觀的、全面的、立體和多元的。鄉村振興戰略既是對長期以來我國“三農”問題的再思考、再認識、再探索, 又是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對我國“三農”問題的再出發、再部署、再推進。其戰略內容不僅包括了農業經濟建設、還包括了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方面;不僅抓住了當前鄉村振興亟待解決的“人”“地”“錢”關鍵問題, 而且還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認真回答, 如“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這意味著202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即2058年前后, 包括原來承包期, 形成一個75年的土地承包期限, 再加上一個長久不變的土地制度, 形成了對未來相對穩定的預期, 這利于承包關系穩定并長期不變, 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既給農民吃了定心丸, 也有利于資本下鄉, 這也和實現全面現代化的時間不謀而合。

2. 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在“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目的在于實現鄉村發展、興盛,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可從三個維度來解讀“振興”這一關鍵。

(1) 時間維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站在了新時代歷史起點上, 這是新的時代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發軔于農村改革, 改革開放39年以來, 我國農業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 但農業現代化卻落后于其他現代化, 農村社會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了主要矛盾。因此, “振興”提出, 既體現了長期以來黨和政府把“三農”工作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延續, 不忘本來;又體現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對解決“三農”問題發出的新號召, 面向未來。

(2) 空間維度。鄉村振興戰略站在了新的空間維度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在充分統籌考慮農業農村農民之間新空間結構、鄉村與城市、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其他“三化” (即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 協調發展, 充分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上基礎上提出的新型發展戰略。十九大指出, 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不斷堅持和擴大對外開放, 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一方面, 鄉村振興是和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 是城鄉共生共榮的發展, 是“四化”同步和“五位一體”的發展;另一方面, 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不能獨立于國際社會之外, 農業發展、產品對外貿易、農村治理等問題, 不僅僅是國內問題, 一定程度上是全球性問題, 我國鄉村振興是全球治理體系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實施這一戰略完全可以借鑒國際上許多國家鄉村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3) 理念維度。鄉村振興戰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集中表現。其一, 提出優先發展。該戰略延續黨和政府在“三農”問題“重中之重”定位, 而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再次重申“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而且首次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優先”體現的是重點支持, 著力縮小城鄉差距, 保證農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體現的是新發展共享理念。其二, 提出融合發展。近年來, 城鄉差距縮小, 農村貧困人口減少, 這近幾年我國貫徹協調新理念的結果。鄉村振興戰略由統籌城鄉到城鄉融合發展, 這進一步體現了協調的發展新理念。其三, 鄉村振興戰略有別于過去許多針對某一具體農業或者農村、農民的發展對策。“振興”追求鄉村全面振興, 這既包括了農村, 也包括了鄉鎮, 體現的是村、鄉鎮和城市發展格局, 追求的是城鄉融合發展, 體現城鄉互動、城鄉協調、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發展理念。

3. 鄉村振興戰略的靶向在“鄉村”

鄉村振興戰略靶向是鄉村, 鄉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 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特大系統, 它包含生態、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極其豐富的內容[40]。

(1) 實現內涵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其實是要鄉村實現內涵式發展, 仔細比較2005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發展20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我們發現, 兩者表述, 均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統一整體, 表述不同, 后者是站在新時代歷史背景下, 是對新農村建設的延續、超越與升華, 體現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再思考、再出發、再部署 (表1) 。

(2) 與城市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城鄉融合發展”, 這有別于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城鄉統籌”, “統籌”解決的是“城市有而農村沒有”“兩者差距較大”問題, 比如良好的教育資源、醫療條件、基礎設施等, 講求的是城鄉之間要素統籌和分配管理, 依托政府主導, 主要宏觀統籌;城鄉融合追求城鄉共生共榮, 依托市場, 主要靠市場調節。黨的十九大提出,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這就是要解決是市場作用偏弱的狀況, 打破政府單一主體, 破除城鄉二元體制, 積極發展農村要素市場。當前, 以農民返鄉創業、資本下鄉、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標志“城鄉融合”正加快發展。

(3) 實現現代化發展。農業現代化是基本現代化和全面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 沒有農村繁榮富強, 沒有農民安居樂業, 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鄉村振興戰略沿用了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法:“農業農村現代化”。黨代會上加入“農村”二字, 一是強調了對村莊發展重視;二是在鄉村振興中, 村莊的治理亟需要序列制度跟進, 用來支撐鄉村文明、鄉村穩定和鄉村發展;三是對“三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在局限于農業現代化, 而且擴大到了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

表1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和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表述比較


123.png

三、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

理解和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內涵, 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全面科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為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科學內涵, 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1. 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涵義

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為指引,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 圍繞新時代“三農”問題,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步伐, 加快推動我國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舉措。首先, 該戰略領銜主體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鄉村振興戰略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三農”工作“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的表現。第二, 該戰略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十九大報告從八個方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明確”。第三, 該戰略體現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工作新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 城鄉之間發展呈現新的特點, “三農”問題在現代化國家建設中成為短板, 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突出。第四, 戰略的歷史任務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加快推進農業大國向農業全國邁進, 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 和實現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相適應。新時代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將其視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堅持統籌和全局管理, 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先發展。

2.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 首先, 其是一個有機整體, 不可分割。產業興旺是根本, 生態宜居是基礎, 鄉風文明是關鍵, 治理有效是保障, 生活富裕是目標。這五個方面統一于總體要求之中, 統一于鄉村振興戰略之中;其次, 該總體要求體現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特征, 體現了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新任務新要求。改革開放以來,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極大增強, 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農村面貌極大改善, 但新時代下“新三農”問題依然突出, 需要統領全局, 全面考慮和整體推進解決;其三, 總體要求契合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是要使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3.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其是一個系統戰略工程,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涵蓋了黨對“三農”工作的重視、戰略的總要求、關鍵舉措和推進實施戰略的具體舉措和關鍵措施。主要城鄉融合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國家糧食安全、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農村三產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治理結合、“一懂兩愛”農村工作隊伍等諸多方面多層次。特別重要的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將實現工業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 是城鎮化發展和村鎮化發展更加協調, 促進城鄉資源要素良性互動, 讓農村更美好, 融合城鄉一起邁向現代化, 因此, 這一戰略內容又是全方位的、立體性的。

4. 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

當前, 城鄉發展不平衡, 農村落后于城市發展。建立健全城鄉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該戰略的關鍵舉措, 是因為在該戰略中, 這一舉措是在堅持優先發農業農村基礎上, 按照戰略總要求, 直接為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展這一戰略目標服務的。因此, 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 這招是在充分總結國內外城鄉發展經驗, 充分考慮當前和今后長時間城鄉關系發展基礎上做出的。經過最近這十幾年的發展,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們通過構建新型城鄉發展關系進行重大實踐推動, 堅持城鄉統籌, 一體化發展進行重大部署, 初步較好的發展基礎, 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 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發展良好局面, 但是城鄉發展的融合水平仍然不高、城鄉二元分割的結構仍然突出。優化解決城鄉二元結構, 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道路。

5.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目標

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了黨把“三農”問題置于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 抓住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更高要求, 更廣的視角, 將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放在了與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當前,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該戰略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政策, 仔細分析這些政策, 這些政策有重申、有沿革、有創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要堅持農業農村整體思維, 堅持一盤棋考慮, 既要充分考慮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和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的現代化, 堅持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又要堅持協調和平衡發展, 充分發揮“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1+1>2”的整體效果, 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良性發展、充分發展, 要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農民創新創業、推動農村社會綜合治理。

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路徑

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必須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 堅持頂層設計, 科學制定戰略規劃

戰略欲動, 規劃先行。把準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新階段, 認識新特征, 掌握新情況, 把握新規律, 堅持頂層設計, 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為此, 一是要整體推進。規劃要體現戰略的科學性、整體性、前瞻性。要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 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和機制著手, 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二是要系統謀劃。規劃要體現適應性、系統性、客觀性。要堅持因地制宜, 做到戰略規劃既要頂天, 著眼于國家整體戰略的需要, 又要立地, 因地制宜, 對癥下藥, 實現政策制定與措施實施的精細化精準化。三是要堅持全球視野。我國的鄉村振興是全球鄉村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鄉村振興規劃要堅持國際視野, 放眼全球, 著眼全球治理, 努力在全球鄉村治理體系中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2. 強化制度供給, 推進“五位一體”建設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 制度供給是戰略實施關鍵所在。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供給, 一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二是著眼農村土地制度創新, 加強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供給;三是要加大強農惠農制度建設和政策扶持,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制度和政策設計;四是要著眼現代農業發展要求, 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設;此外, 還需要加強農民權益保障體制機制建設, 增加農民收入, 保障農民合法權益;要著眼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制度。

3. 堅持人民主體, 為了和依靠廣大農民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國還有數千萬貧困人口有待脫貧;2030—2050年, 我國農村還有將近4億人口。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體,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緊緊依靠億萬農民, 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是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二是要在工作推進中, 把工作做細做實, 讓鄉村振興戰略各項舉措落地生根;三是一切為了廣大農民。堅持農民立場, 堅持一切工作是為了農民;四是要讓廣大農民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直接的受益者, 讓農業有奔頭, 讓農民職業有吸引, 讓農村成為樂園。

4. 抓住關鍵要素, 讓核心要素充分流動

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就是要抓住關鍵, 讓“人”“地”“錢”等核心關鍵要素充分涌動起來。首先, 要實現“人”這一要素充分流動。要繼續推動農業人口轉移, 加快城鎮化建設, 要關注農村人口結構性和老齡化問題, 要鼓勵農民返鄉創業, 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其次, 圍繞“三權分置”, 不斷創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經營性和公益性集體建設用地長遠考慮,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第三, 要推動資本下鄉。要以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 鼓勵資本下鄉, 加強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 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 要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增值, 讓城市與鄉村融合發展。此外,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市場的力量, 充分激發和釋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

5. 抓好工作部署, 推動戰略行穩致遠

落實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工作舉措, 推動戰略行穩致遠。除了嚴格布局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各項規定舉措外, 需要特別處理好以下幾點:一是善于使用和處理好行政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比如在農業方面, 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小農生產農業生產方式將一定程度存在, 我們必須避免人為干預加速小農生產的消亡, 需要留給小農生產足夠的發展空間。二是要充分尊重和保障農民權益。如在農地流轉方面, 必須以尊重農民意愿和保護農民權益, 不能凌駕民意和侵害農民權益。三是要關注發展短板。特別是貧困小農戶、老弱病殘農村人口、留守兒童等, 除人文關懷外, 必須與精準脫貧、與構建有效社會保障體系聯系起來。四是特別要關注農村社會管理。需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追求管理有效, 著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結語

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 深刻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理論邏輯、科學領會其科學內涵, 加快其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必將使我們牢牢把握農業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加快推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加快實現農業大國想農業強國建設轉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推進, 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邁出堅實的步伐,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的動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林經濟管理學報 2017年06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 | 视频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