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來川視察重要講話中均提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我們司法行政干警應要把堅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今后長時間內的首要政治任務,把自身思想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讀本》《新時代面對面》等,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并結合職能特點,助推依法治國。
1.強化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筑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一是要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積極協調法院、公安等有關部門,強化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導,形成合力,確保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效。二是要拓展人民調解領域。在鞏固完善縣人民調解中心、鄉鎮、村居和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全面推進村級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積極探索人民調解進景區、進園區等特色典型經驗做法,打造調解品牌。三是注重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情報排查機制,及時發現各種可能導致矛盾糾紛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因素,各司法所每月收集上報一次矛盾糾紛排查情況,變事后調處為事先預防。四是要形成大調解工作合力。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基礎作用,加強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配合,確保矛盾糾紛有效化解。五是要充分發揮律師、法律援助工作者以及各法律顧問的專業優勢,組織和引導他們參與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調解。加強對律師代理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指導,引導廣大律師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努力在辦案中做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六是要公證機構要切實履行好現場監督、證據保全等職責,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增加和諧因素。
2.圍繞社會管理創新活動,進一步推進特殊人群管理。一是從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全力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二是不斷配齊高拍儀、掃描儀、手寫板等設備和“司法E通”“人臉+指紋識別”系統,全面實現監管由“人防”向“技防”轉變,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強化對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矯正人員的管理處置,依法依規作出警告處理,提請治安處罰,提出撤銷緩刑、收監執行的建議書,通過相應處罰,嚴格管理措施,確保矯正效果。
3.以法治建設為契機,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踏實做好“七五”普法中期發力。以持續深入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為主要內容,組織開展“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百姓宣講和形勢政策報告活動,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二是深化“法律七進”活動,推進普法深度和廣度。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單位、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家庭以及進企業的“七進”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制建設,講法治、德治、自治有機結合著力強化法治意識、養成法治習慣、形成法治信仰。三是大力拓展主題活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利用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3.15”、“6.26”、“12.4”等“1+10”法律宣傳日為抓手,積極開展法律知識宣講活動。四是加強新實施或修訂的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工作。將新修訂憲法宣傳以“法律七進”為平臺做到宣傳入戶,人人知曉,同時加大開展《監察法》以及各項新修改法律條文的宣傳力度。
4.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提高法律服務水平。以“一鄉(鎮)、一法律顧問”為平臺,做好法律服務,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保駕護航。一是進一步加強政府、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拓展農村法律服務領域,滿足基層的法律服務需求;進一步推動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信訪工作,幫助黨委政府分憂解難。二是繼續深化“三到三免”活動,積極構建“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以“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應援快援”為目標,探索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的新措施,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加強對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的監督管理。三是積極引導律師所、公證處主動服務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為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服務。
(作者單位:南江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