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承偉:透視一號文件:鄉村全面振興新方略

[ 作者:黃承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05-07 錄入:王惠敏 ]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十三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是又一個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收官之年政策綱領。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三農”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向全黨全社會再次發出了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為2025年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統籌做好“三農”各項工作明確了基本方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就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準確理解文件的時代特征,突出抓好推進文件部署落地見效的關鍵路徑。

一、深刻領悟文件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2024年12月15日對做好“三農”工作做出新指示,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制定、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引。
深刻領悟鄉村全面振興取得積極進展的重大判斷,堅定發展信心。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全年糧食產量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各類農產品供給充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9元,同比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到2.34∶1;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糧食生產邁上新臺階,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深刻領悟2025年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指導思想,明確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刻領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現路徑,精準聚焦發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嚴守耕地紅線,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要積極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這“四個要”實際上是對2025年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目標任務進行了總體布局,突出了政策措施重點,明確了工作抓手。深刻領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在于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積極性,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朝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邁進。2024年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三農”工作發揮了安民心、穩大局的“壓艙石”作用。實踐充分證明,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保證,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是完全正確的,新時代新征程重農強農的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

二、準確把握文件的時代特點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持續、四個著力”。“兩個持續”是指: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四個著力”是指: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兩個持續、四個著力”是一個有機整體,體現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的基本特征,突出年度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時代特點。準確理解和精準把握好文件的時代特點,是貫徹落實好文件精神的基礎和前提。
2025年鄉村振興政策具有延續性特點。對比近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政策框架與重點任務,相同點體現在:連續兩年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首要任務,強調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耕地保護;2024年以“千萬工程”為總抓手,2025年進一步深化其理念,推動鄉村分類施策;重視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促進鄉村振興,2024年側重基礎設施均等化,2025年提出“縣域富民產業”作為城鄉融合新抓手;均要求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2025年更強調“資產長效管理”,強調幫扶機制的“造血”取向;持續整治基層形式主義,加強黨組織建設,2025年新增對“婚托婚騙”“高額彩禮”等社會問題的治理。2025年鄉村振興政策具有突破性特點。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相對于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在三個方面呈現突破性特點:一是土地制度,在確保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同時,探索宅基地使用權通過出租、入股等方式盤活,但明確禁止城鎮居民購房占地,防止資本無序下鄉。明確了深化改革的“度”,既要釋放農村資源價值,又要守住農民權益底線。二是強調科技興農,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引入“農業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意味著通過生物育種、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前沿科技的應用,以農業生產方式重構和技術革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三是治理升級,首次將“文明鄉風建設”與“法治保障”并重,要求推進傳統村落保護、整治高額彩禮,并通過“為基層減負”提升治理效能。這些舉措直指鄉村振興中的文化短板與社會矛盾,體現“軟硬兼施”的治理智慧。2025年鄉村振興政策具有系統性特點。一是更加強調科技創新與數字賦能。突出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將數字技術(如AI、區塊鏈、物聯網)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推動“智慧農業”成為新抓手。重點包括:建設國家級農業大數據平臺,優化產銷對接;推廣無人農場、智能農機裝備;強化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生物育種創新企業。二是更加強調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文件首次將農業碳中和納入考核體系,提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如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擴大農田碳匯試點,探索碳交易機制;嚴控農業面源污染,推行節水灌溉與有機肥替代。三是更加強調城鄉融合與制度突破。如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文件提出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跨省域流轉;放寬縣域落戶限制,推動“新市民”權益保障;完善農村養老、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網絡,縮小城鄉社保差距。四是更加強調全球視野與風險應對。面對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沖突,文件強調“大食物觀”與供應鏈韌性,明確要求拓展非耕地食物資源(如海洋牧場、微生物蛋白);建立多元化糧食進口儲備體系;強化農業抗災能力,構建“平急兩用”基礎設施等。

三、突出抓好貫徹落實文件的關鍵路徑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對于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形勢越復雜,越要穩住“三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做出部署,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向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穩步邁進,需要我們堅定信心、鉚足干勁、苦干實干,處理好以下重大關系,有力有效推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落地見效。一是處理好糧食安全與產業發展的平衡關系。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確保糧食穩產豐產。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在確保糧食穩產豐產的基礎上,拓展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如森林食品、深遠海養殖),實現傳統糧食生產與新興業態的協同。二是處理好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的銜接關系。毫不松懈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提升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效能,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統籌脫貧攻堅資產長效管理與鄉村振興政策體系,推動低收入人口增收與縣域產業融合,確保過渡期后幫扶機制平穩轉型。三是處理好城鄉融合與縣域主戰場的統籌關系。以縣域為載體統籌城鄉規劃,推動基礎設施(道路、水利、數字網絡)和公共服務(醫療、教育)向農村延伸,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如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促進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四是處理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穩定與創新關系。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延期試點,穩定農民土地預期;同時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完善農民與集體利益分配機制,嚴守“非農化”“非糧化”底線。五是處理好政府引導、市場機制、社會動員的協同關系。強化財政支農政策(如糧食補貼、保險),發揮金融和社會資本作用,通過PPP、農業專項債等創新投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優化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村幫扶、社會組織幫扶的機制。六是處理好生態保護與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的協調關系。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如鹽堿地治理、黑土地保護),實施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健全糧食節約長效機制,同時加強農村生態治理(如傳統村落保護、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提升農民生態文明素養。

作者系中國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5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小h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