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公務員砍同事折射被忽視的“人文關懷”
5月16日上午,網曝徐州豐縣發改委兩名工作人員因事發生爭吵并大打出手,一方拿起利器將另一方砍傷。現代快報記者隨后獲悉,沖突雙方系豐縣發改委下屬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目前砍人者已被警方控制,傷者送醫救治,暫無生命危險。(5月17日現代快報)
兩名公務員因事發生爭吵并大打出手,一方拿起利器將另一方砍傷。如果媒體的表述沒有錯,一方拿起什么樣的利器才能視為“砍”傷,這樣的利器一定不是辦公室用品,辦公室的卡片刀“砍”不了,即便是水果刀也“砍”不了,那么有這樣能“砍”人的利器存在,一定是砍人者有心準備的。
另一方面,作為辦公室的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即便是有小摩擦也盡量息事寧人,不忍傷了和氣,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矛盾會讓雙方大打出手,甚至“刀劍相向”,相信這樣的矛盾并非事出偶然,而是由來已久,只是在當天一觸即發,不可收拾。
由此看來,公務員辦公室砍人事件是被忽略的“蓄謀已久”,折射了被忽視的“人文關懷”。試想一下,如果在雙方矛盾產生時,或者在矛盾進一步惡化之前,能夠多一些旁人勸阻的聲音,或者領導、同事能夠有人牽頭化解矛盾,砍人事件可能就不會發生。與此類似的還有公務員“自殺事件”,如果涉事公務員患“抑郁癥”,工作壓力大成立,那么其在工作中也會有相關“病態”現象的表現,為什么同為單位的領導、同事沒有及時發現,并進行“良性”干預,幫助減輕痛苦,或許就能夠避免其走上“不歸路”。
工作人員并非是工作的“機器”,并非如同工廠里的機器根據固定程式不停運轉。工作人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么機構單位關心的就不能僅是工作完成得好不好,也應該關系工作人員思想狀態、情緒感情,畢竟積極向上的情緒有利于工作,而消極負面情緒不但不利于工作,可能還會影響工作環境。所以,公務員砍人事件,也敲響了忽視“人文關懷”的警鐘,如果能夠多一些辦公室“關愛”,也許矛盾會得到立即化解而不是升級,更不會“流血”。
作者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八角井社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