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廖志明:美麗鄉村需要怎樣的鄉村規劃

[ 作者:廖志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2 錄入:吳玲香 ]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展開,已經形成政府政治性工作任務來抓,給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在鄉村建設中鄉村規劃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首要任務,住建部要求村莊規劃設計全覆蓋,為規劃設計單位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鄉村規劃設計當中,更多還停留在城市的角度看鄉村,城市的思維規劃鄉村,致使許多規劃設計只能掛在墻上,躺在桌上,而無法實施成為一堆廢紙。如何讓規劃有效落地?規劃到底給百姓帶來什么好處?鄉村到底需要怎樣的規劃,需要讀者一道從幾個方面思考。

(一)美麗鄉村規劃首先找到鄉村文化的魂

在鄉村規劃調研中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與光輝歷史,但我們看到更多的美麗鄉村都是千篇一律的游道路燈、文化廣場,彩繪漆畫,親水平臺,仿木棧道與亭臺造景,這與千城一面的城市病如出一澈,表面上很美,卻喪失了鄉村原有的文化特質,反而錯誤引導百姓的文化審美與歷史傳承。鄉村的文化是扎根在百姓心中的,不是取悅領導完成任務的。設計師既做政府的說客,又要做百姓的幫手,美麗鄉村規劃要深挖鄉村歷史文化,疏理百姓情感故事,抓住重點,突出鄉村文化特色是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首要任務。

(二)美麗鄉村規劃不是規劃旅游圈,而是規劃生活圈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美麗鄉村規劃幾乎所有的鄉村都是冠以全域旅游的思路來定位發展鄉村旅游,因此我們看到的幾乎全國雷同的規劃設計,如:親子樂園、農耕體驗,花海田園,仿古街,紅色基地等,都是為城市人下鄉旅游而規劃設計,而忽被了鄉村生活主體:村民。在規劃設計中對百姓的生產生活結構了解不夠,必將打破城鄉的互補關系,也將迫使百姓在生產生活中利欲熏心經營鄉村,從而失去鄉村生活本質。因此鄉村規劃應以百姓生產生活穩定的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為百姓規劃實用、經濟、方便的生產生活的結構關系,為鄉村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三)美麗鄉村規劃應為當地百姓參與建設提供空間

如何推進美麗鄉村規劃有效落地?一直是規劃設計單位與政府關注的焦點。許多規劃設計完成后,要么找不到具體落地實施的出口,要么通過領導為應付驗收無序建設,短期推進后無法再有效實施或因主管領導離任,規劃又得重新調整,導致美麗鄉村建設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究其原因一是規劃設計中沒有讓百姓參與建設的空間,都是以項目招標代替百姓建設,百姓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只是看客,并非主導。二是在建設資金上無法規劃實施空間,規劃設計只是政府完成工作任務而已,尤其是普通自然村莊,老百姓有心建,政府無心幫。完成推進的村莊都是領導掛點或重點扶貧村。因此,在鄉村規劃中應掌握相關資源信息,為百姓參與建設提供空間。

(四)美麗鄉村規劃應先整治,再產業,后管理的一體化規劃體系

無論傳統村落還是自然村莊都面臨空心化問題,由于勞動力的輸出及資源的失衡,導致鄉村建設嚴重滯后,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違建無序,拆古建新,土地荒蕪,等現象已嚴重制約了鄉村的建設與發展。美麗鄉村規劃不管政府還是規劃單位,往往考慮的是發展生產,帶動就業引導致富,在規劃中反復強調產業發展擺在第一位,但不知到底什么產業才適合本村發展,什么產業才賺錢,政府和百姓都接不住,穩定的農業生產被打破,盲目植入旅游開發或土地流轉合作經營非農化,復制與山寨其它地區相關產業,規劃單位設計也套用一個模版重復使用產業業態,導致鄉村業態同質化,大量的花海項目,山地項目,體驗項目,騎行項目等反復套用,對嚴重失衡的生態環境與文化保護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鄉村生態環境整治比產業發展更重要,它與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產業規劃設計中,應考慮產業運營管理模式的設計,預留產業發展空間,形成生產,銷售、管理的協作模式。

作者簡介:廖志明,鄉建實踐者,高級室內建筑師,CIID資深會員,長沙龍喜博物館館長,長沙龍喜鄉村學院發起人,湖南古村之友牽頭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美麗鄉村人文龍喜(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伊人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