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補“短板”的規劃。會議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突出“短板”、邁向共同富裕。
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敵人,能不能打贏扶貧這場戰役,不僅決定著十三五規劃的發展成色,而且決定著小康社會的質量。自去年11月份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我國自上至下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扶貧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從省市到鎮鄉,都相繼成立了專門的扶貧辦工作部門,各級部門認真核實家庭收入情況,確保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而揆諸現實,扶貧工作是一份非常艱巨、異常復雜的系統工作。一者,許多地方財政并不樂觀,有的還問題突出,本身無力扶貧,無力解決道路、網絡等公共設施建設問題;二者,許多地方沒有條件和能力解決好扶貧工作的“授人以漁”的問題;三者,真正的貧困是權利的貧困,如何讓貧困地區的人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福利也非常關鍵……
近段時間,關于扶貧,我們看到了許多怪現象。比如,“小馬云”家的悲慘情況,似乎說明許多地方政府仍然沒有做好一些摸底工作,至于施救或是扶貧,更幾乎是奢望;再比如,某地方對村里的多個貧困戶,共同發放了一只驢作為扶貧的工作內容,結果這只共有的驢被餓得精瘦……這樣的案例說明,在我國扶貧工作中,中央正確的決策、科學的部屬到了最基層那里,很容易走樣。這其中,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
扶貧,現在已經進入到攻堅戰。全國扶貧工作,也進入到了最困難的時期。邁過這個坎兒,扶貧工作才能算是真正確保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不會存在短板。但要真正邁過這個坎,就必須要有好的辦法以及強大的政策扶植。值得期待的是,本次國務院常務工作會就致力于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對脫貧攻堅戰制定了規劃,提出了明確的工作任務。比如,發揮農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作用,因地制宜發展農林、旅游、電商等,推動每個貧困縣、鄉、村形成特色產業和拳頭產品,比如推進百萬公里農村公路、小型水利、農村危房改造、農網改造升級、網絡通信扶貧,有序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等等。
扶貧不僅是要讓貧困戶們在經濟上脫離貧困,更應該從權利本身上脫離貧困。這當是必須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要性所在。但相信,只要各級政府、廣大民眾戮力同心,用心用力,必然會形成推動脫貧奔小康的合力,脫貧攻堅戰一定能打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青年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