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南蔻:美麗鄉村與逆城市化

[ 作者:南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22 錄入:王惠敏 ]

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中原城市群規劃》,涵蓋河南、河北、陜西、安徽、山東等5省30個城市,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五大定位,包括經濟發展新增長極、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先行區、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看到“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不由得讓人想起2016年底住建部公布的首批127個特色小鎮。與農業部偏重休閑旅游和規模農業的評價標準相比,住建部的評價標準相對而言包容性較高,涵蓋了更多“特色”的“款式”。它們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距離超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車程在5小時之內的“度假村式小鎮”;距離超一線或新一線城市5小時車程之內的產業鎮;大型農業的產業基地,多分布在胡煥庸線以西;“退二進三”類旅游目的地。在44個產業鎮中,華北占據了13個,幾乎是平均地分布在河北和山東的平原地區,與《中原城市群規劃》提倡發展的華北南部地區遙相呼應。如果將2016年底那場重度霧霾誕生和初步擴散的區域也置于地圖之上,則會發現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恰恰就是上面產業鎮和百強縣密布的平原。

有工業就有霧霾,沒工業的地方,都是青山綠水的鄉愁。貌似只要沒有了工業,也就沒有了霧霾,所以無論是中部距離一二線城市近的,面臨著逆城市化趨勢的東部鄉鎮,還是西部偏遠地區欠發達的農村,不約而同地都采用了“發展休閑旅游抗霧霾”的策略,吸引著那些在城市中希望逃離的人們。然而,它們發展旅游業,對于緩解北方平原地區糟糕的空氣而言,并沒有什么用。相反,華北和黃淮地區的霧霾,才是它們“差異化發展”的最大利好條件。

筆者有一個來自膠南農村的同事,他家現在養貂,然而貂皮的深加工基地并不在山東(文登是全國最大的養殖基地之一),也不在東北,而是在河北。在省內的產業基地粗加工之后,必須輾轉到河北做進一步的加工。人們普遍覺得“都是貧困縣”的河北,其實平原地區并不缺乏百強縣和產業中心,有些甚至是國家級的產業中心。即使是北京因為新興市場而變成全球城市,藉金融化而發展之后,華北也還有濟南和天津兩個新一線城市(青島地理位置過于邊緣),以及石家莊等一系列次級城市支撐著本地市場的發展。畢竟北方從宋朝“黃河向哪流”之爭之后即有著更多的地理限制,天然水網不如長江流域,人工河道時時要提防黃河倒灌,晚近時期可依賴的規模市場從史上而言不過北京和天津,也沒有武漢、宜昌、重慶這樣深入內陸的租界以促進早期的全球化貿易,從“最初設定”的時刻開始就處于劣勢,全憑“土老農民”的聯產承包,就算走穩了工業化致富的路徑,可“誰會記住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北方的產業在全國范圍內雖沒有創造出浙江般的奇跡,卻也一直保持著相對的優勢——當然,在污染問題上,也一直保持著嚴重的問題。畢竟這里是糧食的主產區之一,受到的關注度遠比山區的壩子要高得多。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化逐漸退潮,隨之而來的是國內范圍內經濟空間的收縮,表現在實體經濟的萎縮和金融化的異軍突起之中。后殖民時期金融城市的誕生不是由本地的城市說了算的,而是借由早期殖民時代的全球化的遺產,從頂級的全球城市向新興市場通過城市網絡的擴散而形成的。從東京到北京,它們都承擔了將全國的資本金融化的過程。而北京之下的城市網絡的擴散,依然依靠的是前人的遺產——上海和廣州都是有租界的,青島、天津、大連也擁有著名的租界。其他則是占有一大片平原,足夠一家獨大的長沙、西安、武漢、成都、沈陽、南京之類(其中武漢同時也是租界城市)。重慶是個特例,是新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本地市場狹小而在全球化早期幾乎全靠水運撐起的金融中心。

在這個國家級的城市網絡體系搭建至3級,與歐洲、美國等同尺度區域相比還非?!跋∈琛钡臅r候,轟轟烈烈的城鎮化便超過了50%。在外向型經濟并未塑造出產業工人類型而是企業家類型的中產階級的同時,全球從資本積累型的資本主義變成“金融掠奪型”?!皩嶓w經濟萎縮”即值得是這樣的發展趨勢,踏踏實實的資本積累遠不如金融化來的“空手套白狼”有效率。浙江的外向型實體經濟萎縮,但至少杭州成長成為足以5個小時從全省任意范圍可達的全國型次級金融中心;珠三角實體經濟萎縮,企業家們至少還可以去廣州和深圳買房。它們的路徑與1929年的“大蕭條”后長三角地區只有上海的外向型服務業一家獨大頗為類似,即經濟空間的收縮。北方本來城市等級就普遍不高,可承擔次級金融中心的大型城市的密度也顯然不如蘇錫常,也不如“中部崛起”的三個省會。財富差距越拉越大的時候,發展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工業化之后,城市替代鄉村成為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地區,區域競爭也依賴城市(群)的競爭力。人們無法也不可能轉頭期盼傳統農業和傳統手工業還能帶來什么奇跡。在缺乏本地市場的1990~2000年代,鄉村地區不得不依靠遠距離的大型城市,即“異地城市化”。隨著城市經濟空間拓展的資本積累逐漸超越了物流成本,產業外擴逐漸成為趨勢,單一的城市變成了互相聯動的城市群,然后變成區域網絡,“異地城市化”逐漸被“本地城市化”、“本地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政策鼓勵和市場選擇取代。然而到了2010年代,經濟空間的收縮使人們的理性選擇范圍再次縮窄到了超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時候,卻發現那些城市已經容納不下更多的人。城市脫離了本地,大步向前,一路超英趕美,而“先上車”的精英們,也率先通過買房而占據了道德制高點,不斷污名化著新進入城市中的人。

“彎道超車”,或者轉而開拓全新的領域,是后發地區取得優勢,而后轉型成為新興市場的重要策略。目前的機遇,是部分“先上車”的精英們厭倦了城市的競爭,以及區域范圍內經濟空間收縮帶來的城市不縮反漲的現狀。交通成本、環境成本、資源成本、教育成本等均居高不下,一些人選擇向外跑路,一些人則“向內跑路”,跑到經濟中心地區的“地理邊緣”,享受著城市福利最后的邊界,做著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時空壓縮的方式與城內相同或者類似的工作,同時那里也是與市中心相比“沒有污染、沒有競爭”的烏托邦。逆城市化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著。

想承接逆城市化者的各種資本以發展自身的,不僅僅是大城市地理空間邊緣的地區,還有那些區域經濟空間邊緣的地區。地理空間越遠,便越希望通過“旅游休閑產業”注入發展的原始動力。地理空間上的遙遠被包裝成“青山綠水”、“鄉愁”,經濟空間的邊緣被包裝成“傳統文化的遺存”、“原真性”。退步主義一直都以懷舊的方式存在著,樂觀的人認為它并不一定引起事實上的退步,而是以一種反抗現狀的幻想,最后可以激發替代性產業或者開拓全新領域的機會——也給了很多地區“彎道超車”的機遇。可是機遇是否只能通過最古老的行業們,比如小買賣、餐飲業,以“旅游休閑產業”的說法實現?

主張從旅游休閑產業做起的人們會樂觀地認為,它們終究有一天會轉型升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的,比如臨潼那些面向全國旅游者的3A級假兵馬俑,它們確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化創意產業。悲觀的人認為,“三產”是個筐,啥都能往里裝——但并不是說一個古老的剛需行業用了先進的技術,就可以搖身一變走在生產力的前沿的。消費性三產所表現的,恰恰是對城市消費的依賴,對經濟空間拓展的依賴,與能夠積累資本的生產性三產相比,還隔著5次工業革命。沒有本地市場,即意味著本地經濟的脆弱和不穩定(例如“城里人的口味變了”)。全境旅游化,全境景區化,都是空間從資本的“容器”變成了城市資本生產出的“產品”,是自愿放棄了對本地次級市場的建設。

城市資本一方面重塑著遠距離的市場,一方面不斷從近處的實體經濟中撤退。然而缺乏產業轉移的去工業化是危險的,如果無法轉移,“保產業”只能從現有的產業強縣(鎮)做起。西部地區的精英,那些依賴著城市經濟網絡擴張而非旅游休閑產業“上車”的人們不能容忍“工業”的存在,畢竟工業只是支持自上而下建立的城市經濟網絡運轉的“副產品”,而非城市網絡本身的奠基者,于是霧霾只配在“老工業地區”出現。然而出于美好意愿的鄰避(not in my backyard)策略,最終還是影響到自己,就像2017年初的霧霾連成都也受到波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澎湃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亚洲a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