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基層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鄉村干部淪為“微信工作群奴”的狀態:多個部門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報到并傳報相關材料;他的“副包”(即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門要帶五部工作手機,里面是各部門不同的工作系統要填報,所有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5月13日 新華電訊)
以前沒有微信工作群,基層干部不用每天出門帶五六部手機,隨時簽到報表;也不用加入泛濫的工作群,大量時間都在拍照留痕報資料。以微信工作群為代表的“現代辦公條件”,本是提高工作效率、簡化辦事流程的創新之舉,卻淪為基層干部的“負擔”,表面看是工作群多所致,實則官僚作風趁機作亂。
組建工作群無錯,但過猶不及。一個縣區部門上百個,如果每個部門都建個群,把基層干部拉入其中,農保工作群、衛生計生群、環境衛生群、脫貧攻堅群……群里安排工作方便,收集資料也快速,一些上級部門自認為掌握著考核的“刀柄”,不管基層愿不愿意,也得“聽話”。在“工作留痕”要求層層加碼,本該自己辦的事情,也轉嫁基層,實乃官僚主義作風新花樣,新瓶裝老酒。
黨的十八大以來,糾正“四風”的行動一直在路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顯性官僚作風失去了滋生土壤,難覓其蹤跡??墒?,一些變異的隱性的作風問題卻時不時冒出頭來,繼續為非作亂,令簡單快捷的工作群,非但未帶來工作上的便利,給基層干部減輕負擔,反而成了上級推卸責任、分解任務、“踢皮球”的工具,令基層干部抱怨不斷。
微信工作群的溝通優勢,讓一些上級單位產生了依賴思想,本該下村了解情況,自己經手的事情,也讓基層干部代辦,需要什么原始素材,直接讓鄉村干部通過手機報上來。同時,由于每天應付手機APP系統和各種各樣的“微信工作群”,讓部分鄉村基層干部主要精力放在了應付手機上,工作沉不下去。整天在微信工作群上干工作,畢竟是干虛功,而一線戰場無人問津,停滯不前。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無論干什么工作,打通基層落實“最后一公里”是關鍵,而落實的主體全靠基層干部。當基層干部整天忙于完成數十個微信群、多部手機上的簽到、傳材料等“硬任務”時,還有多少時間用于干正經事、替群眾憂解難?即使留下了“有照片、有定位、有記錄”的合格痕跡,恐怕還是形式主義,并不等于工作實效。
工作的微信群泛濫,問題不在微信群,只是被官僚主義“借殼作亂”,要讓微信工作群回歸正常,首先要自上而下整治官僚主義作風,從源頭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