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 > 首頁 > 三農時評

“文化下鄉(xiāng)”該送什么

[ 作者:鄭高  文章來源: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18-07-20 錄入:吳玲香 ]

近段時間,某地文化部門開展“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文化隊為村民進行文藝演出,并為農家書屋捐贈大量的科技圖書和文化器材。但“送完就拜拜”,未免有些遺憾。有的農民朋友認為,“看別人演出,自己不沾邊,送的東西再多,堆在屋頭不起作用”。似乎有“好菩薩念歪了經(jīng)”之感。

“文化下鄉(xiāng)”是一種精神扶貧,也是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活動流于形式,不符合農村的實際需求,群眾沒有從中受益,就有失初衷,相關部門就得引起注意和改進。

隨著農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廣大群眾不僅僅滿足于上面文化下鄉(xiāng)“放一場電影”“看一臺演出”“送點東西”那么簡單了,已從被動需求向主動需求轉變。比如,上面給村上送系列圖書、送鑼鑼鼓鼓、音像器材.....送的東西挺多,但很多農民看不懂,用不著,沒有實際效果,只好躺在倉庫“睡大覺”。據(jù)村干部反映,送的東西需要有專業(yè)的老師手把手指導,教一教。又比如,下鄉(xiāng)文藝演出,熱鬧一陣子后,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文化活動嘎然而止。

“文化下鄉(xiāng)”該送什么?現(xiàn)在的農民是新時代的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強烈的需求,特別對“農村壩壩舞”“吹吶彈唱”更是情有獨鐘,但多數(shù)群眾苦于跳不來,不會吹,急需“文化下鄉(xiāng)”送技術指導,把文化課堂搬到農家田壩,工作落實到群眾心坎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說送東西只能解決一時,鄉(xiāng)村文化是否振興,關鍵得尊重和發(fā)揮農民主體作用,提升文化素養(yǎng)。采取多種措施精準送思想、送觀念、送知識、送技能、切實解決文化貧困的根源,建立健全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長效機制,讓農村主動參與進來,激發(fā)勤勞致富的精氣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新時代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號角已吹響,讓我們創(chuàng)新開展好“文化下鄉(xiāng)”活動,給農村栽上文化的種子,并呵護她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給群眾帶來歡歌笑語,給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帶來新希望。

始于初心,落腳點在此。

(作者系四川省鹽亭縣紅十字會賑濟股股長、鹽亭縣龍泉鄉(xiāng)棕青村第一書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網(wǎng)屬于非盈利學術網(wǎng)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wǎng)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七久久之色九 | 久久综合色_综合色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