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精準扶貧路的花絮是為民情懷再現

[ 作者:余志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15 錄入:實習編輯 ]

11日下午4時許,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漩坪鄉椿芽村2組(小地名:黃蓮樹)處,發生一起車禍。此行系綿陽市農業局所屬工作人員到該村進行精準扶貧,返回途中,因道路維修,不幸發生車禍。(中國新聞網8月11日)

沒有辛苦何來的甘甜?沒有風雨何來的彩虹?扶貧開發工作關乎黨和政府的威信,關乎民心向黨,關乎廣大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點虛假。報道稱,綿陽市農業局幾位技術扶貧干部,11日冒著高溫酷暑,來到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北川羌族自治縣漩坪鄉,在看望貧困戶,發放消毒液、蜂蜜包裝瓶,并進行技術指導和扶貧政策宣講后,于當日下午返程下山,因坡陡彎急和道路正在維修,發生車禍。筆者以為,雖然事件讓人痛心疾首,但它不失為精準扶貧路的“花絮”,更是為民情懷再現。試想,如果沒有深入的調查和了解,他們怎能掌握村情民情,做好脫貧攻堅的準備?沒有入村、入戶,何來履行好使命和責任,對困難群眾實施精準扶貧?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其意思是,沒有比愛護老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沒有比讓老百姓快樂更寬厚的做法。而扶貧一線,更是檢驗一個扶貧好干部的試金石。尤其是在脫貧攻堅最為關鍵的時刻,容不得半點“虛情假意”和“噱頭”。換言之,要以扎實有力的舉措幫助真正貧困的群眾走上富裕道路,就得深入一線,就得摒棄“面子扶貧”。不得不說,幾位扶貧干部雖然受傷,但在他們履職盡責背后,更多的是造福于人民,感動社會。同時,更為所有領導干部樹立了為官的“標尺”,擦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

記得小平同志說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而關鍵的關鍵,又在黨員干部身上。毋庸諱言,當前一些地方在扶貧工作中出現“面子扶貧”現象。部分領導干部習慣舊思維、舊方法,在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上沒有創新,扶貧開發工作年年“濤聲依舊”,但是在應付檢查、撰寫報告方面卻是一個“花言巧語”、洋洋灑灑,忽悠上級、忽悠百姓。這也難怪帶有“仇官心理”、不明是非的好事者,不分青紅皂白的亂說一通。不得不說,報道中的9人,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摸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及時了解群眾所想所需所盼,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謀利益,更多的是千千萬萬基層扶貧干部的真實寫照。

誠然,精準扶貧工作要落實,就必須體現出“精度”和“準度”。換言之,要扎實有力的幫助真正貧困的群眾走上富裕道路,就得下“深水”。因為凡事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只要認真起來,不管再大的艱難險阻都能如履平地。其實,只要稍加搜索都能發現,北川羌族自治縣漩坪鄉椿芽村可謂是山高坡陡,光是上下都十分費勁。能這樣踏踏實實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狀況,實施精準扶貧,無疑是忠誠干凈擔當的體現。彰顯了執政為民、敬業勤政、擔當責任、忠于職守,更是在精準扶貧路上譜寫出一曲新時期好干部時代贊歌,用實際行動注釋了為誰服務、為誰當官、為誰用權。

“憂勞興國、憂勞興業。”筆者以為,綿陽市農業局9位扶貧干部,在精準扶貧路的“花絮”是為民情懷再現。愿其他扶貧干部以此為鏡,切實履行好使命和責任,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