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記者從河南省許昌市委辦公室獲悉,由于脫貧攻堅不力等原因,襄城縣縣委書記何天立、縣長李成被免職。目前,新任縣委書記寧伯偉已到任,縣長空缺。之前,寧伯偉任河南鄢陵縣委書記一職。(《人民網》5月25日)
當地多名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襄城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曾有干部冒充扶貧戶應付上級檢查,結果被檢查人員發現,許昌市委作出了上述處理。許昌市委辦公室、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證實,襄城縣縣委書記何天立、縣長李成的免職確實因脫貧攻堅不力。
目前,各地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加強作風建設,專項整治黨員干部“庸懶散浮拖”問題。通過反面典型案例的通報,一些黨員干部認為,“緊箍咒”多了,不想干事了;違規風險大了,不敢干事了;寧可當個太平官,不想當個風險官。
事實上,因“為官不易”,索性“為官不為”,本身就是四風的突出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曾講到,著力推進扶貧開發,盡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給脫貧攻堅和領導干部指明了方向,全國上下更加堅定了決戰貧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但是還有喝多領導干部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黨耳邊風,走馬觀花不解決實際問題,不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高高在上不給群眾辦事,不正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如同毛澤東同志當年批評的,“人云亦云,得過且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這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享樂主義?倘若戴官帽,講官話,不為官,導致資源浪費、機遇流失、矛盾激化,豈不是更為嚴重的奢靡之風?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既然為官,就要增強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牢記責任和使命,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滿腔熱忱服務群眾,創先爭優干好本職工作,不僅僅是對職業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加快脫貧攻堅步伐,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