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設:需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系統支撐
“各級農業部門和市場主體要積極發揚‘工匠精神’,夯實品牌工作基礎,提升農產品質量,挖掘品牌文化,創新營銷促銷手段,推進中國由農業大國向品牌強國轉變。”在品牌論壇上,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對我國農業品牌建設,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近年來,品牌建設越來越受到農業決策者和經營主體的重視,但是我國農業大而不強,支撐品牌農業發展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較為薄弱。如何全面、系統地支撐品牌發展,成為了農業決策者和經營主體必須認真應對的命題。
屈冬玉指出,“十三五”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農業品牌化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首先要打造區域化品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各地特色農業的名片,各級政府農業部門要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納入工作重點,充分發揮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并在此基礎上把區域品牌做到精細化、專業化。
其次,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要打造特色品牌。我國幅員遼闊,資源多樣,地域差異性明顯,以農民合作組織為載體,打造具有區域文化韻味的“小而美”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為農民帶來溢價收益。要用全新的思維來培育特色,要從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在科研、產業、資源配置等方面增強產品特色,提升產品品質,樹立品牌形象,其三,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科技創新是引領農業品牌化發展的原動力。科技創新不僅僅是自然科技創新,還包括社會科技創新、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經營主體則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將品牌做大做強,真正成為跨省、跨國際、跨行業的大公司、好公司。各級政府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鑄就系統支撐品牌發展的保障體系,為中國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互聯網+”時代:“產品導向”向“用戶導向”轉變
“早上七八點鐘接到用戶訂單,通過電子物流體系,客人下午兩三點,就能收到新鮮的蔬菜。正是互聯網讓這種銷售模式變為現實,這在傳統農業是無法實現的。”北京密農人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博切實感受到“互聯網+”為農業帶來的便利。
“互聯網+”有著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給農業經營者帶來意想不到的困擾。那就是在成千上萬的品牌大軍中,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具有狹窄性,品牌經營者一旦不及時回應消費者的需求,便會淹沒在鋪天蓋地的信息海洋中。
那么,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如何進行品牌的培育?農業部信息中心主任張興旺認為,首先要規避“品牌培育的自閉癥”傾向。許多農業經營主體,在搞品牌培育的過程中,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收效不佳。這是因為他們僅僅是從一個品牌所有者的視角出發,而對“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消費者有哪些消費喜好?”等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沒有做出很好的回應和傳達,成了自說自話,自我陶醉。張興旺將經營主體的這種狀態,稱之為“品牌培育的自閉癥”。
“你看這款產品,個頭比同類產品要小,沒有華麗花哨的包裝,乳白色的印花,顯得古樸大方。”在農交會現場,云南歐亞乳業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經理謝曉雯,向筆者推薦了一款該公司最新推出的產品——“極簡系列”乳品。據謝曉雯介紹,這款產品是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針對年輕人崇尚個性、時尚、極簡的消費理念專門研發的,上市后,很受年輕消費群體的歡迎。歐亞乳業這種做法,體現了經營主體的市場自覺,有效規避了“品牌培育的自閉癥”,這也印證了,“互聯網+”時代,農產品品牌培育正在經歷由“產品導向”向“用戶導向”的轉變。在此階段,突出個性化訂制和差異化營銷將成為經營主體競相追捧的發展策略。
●高端融合:前沿科技與農業碰撞的新火花
早些年間,人們提到農業,頭腦中馬上聯想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畫面,而如今,農業已經成為一門活力四射的朝陽產業。各種新鮮、高端的前沿科技,已經介入到農業實踐中來,從而締結了精彩紛呈的農業新業態。
當虛擬現實(英文簡稱VR)技術與農業結合,會碰撞出哪些火花?如果你到云南普洱優質農產品虛擬展示中心體驗過,你便會感受到那種新奇。
云南普洱優質農產品虛擬展示中心由實體展示大廳與虛擬現實展廳兩部分構成。其中,虛擬現實展廳通過虛擬交互、增強現實、720度實景直播等方式,讓人們“穿越”到一個虛擬空間去參觀和選購農產品。簡單來說,虛擬展示中心其實是一個讓顧客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遠距體驗及購買農產品的高科技虛擬商店,它可以讓全世界的人跨越時間、空間、國界、文化的差異,感受到普洱優質農產品的異域風情。
“‘科技創新’、‘農業’、‘品牌’這三個詞匯,組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三者的耦合與碰撞,必將激發新鮮的火花,催生農業發展的新樣態。”一手締造了普洱優質農產品虛擬展示中心的中國優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鄧中恒說道。
“一個微小的技術創新,可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這個創新,激活了一種新的用戶體驗,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北京云農科技有限公司CEO楊力凝說。
無論是虛擬現實(VR)技術,抑或是生物酵素技術、無人機技術等前沿科技,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農業實踐中去。當今時代,農業再也不是單一、封閉、傳統的古老產業,而是一個不斷與前沿科技融合,充滿了多種可能性的朝陽產業。前沿科技與農業的深入融合,無疑釋放了農業發展的活力,對于農產品品質提升、營銷手段更新、品牌培育等方面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城鄉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