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明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必須充分認識做好當前“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如何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明年的“三農”工作有哪些硬任務?如何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此,記者專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推動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農業農村形勢持續穩中向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應對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總產量達到13158億斤,又是一個豐收年。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預計超過14600元。農業現代化建設邁出新步伐,預計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韓長賦說。
“抓農業是我們的老本行、基本盤,不能有絲毫懈怠和放松。”韓長賦說,要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細里做。要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中央明確,到2020年要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明后兩年每年都要完成8000萬畝以上。要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確保完成10.58億畝劃定任務,以高標準農田和水利設施為重點,加大投入建設力度。”韓長賦說,要切實抓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大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深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保持在3000萬畝以上。
韓長賦指出,為發展壯大鄉村產業,要大力推進農村“雙創”,開展帶頭人培育行動,建設一批農村雙創園區,并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設一批精深加工基地,加強品牌培育,再認定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重視發展鄉土特色產業,發掘農村能工巧匠,支持發展特色手工業、家庭工廠、手工作坊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鄉土產業。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推介培育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和美麗休閑鄉村,發展農村電商、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
進一步打開鄉村振興良好局面
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外部風險大;農業農村基礎依然薄弱,農產品供給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部分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產業鏈條短、產銷銜接弱、質量效益低等問題還很突出,農民增收難度大;鄉村建設投入不足,“人地錢”仍是“卡脖子”約束。
“應對風險挑戰,破解困難約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任務繁重,需要付出艱辛努力。”韓長賦說,過去我們主要管“一農”,到現在統籌抓“三農”,要積極有效履行好新職能,切實把農村工作抓起來。
“鄉村振興要規劃先行,要指導督促縣一級做好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制定好鄉村布局規劃,統籌規劃產業發展、用地布局、農戶建設等,推進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不同類型村莊規劃編制,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韓長賦說,要推動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把農村作為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的重點,推動農村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提升社保、養老等服務水平,在制度接軌的基礎上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標準,逐步讓農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日子。要引導政府管理服務向農村基層傾斜,為農民提供“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見物,也要見人。要關注農村婚喪陋習、天價彩禮等人民群眾煩心事,有針對性地做工作。”韓長賦指出,明年要出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指導文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采取群眾認可的約束性措施,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有效遏制陳規陋習,樹立農村文明新風。
“此外,還要推動出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積極會同組織等部門抓基層建設,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全面選派優秀干部到貧困村、薄弱村和鄉村振興重點村示范村任第一書記。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以縣為單位‘一村一策’逐個整頓,把農村黨支部建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韓長賦說。
用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韓長賦指出,做好2019年農業農村工作,要集中力量抓重點。要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糧食播種面積要穩定在16.5億畝,糧食產量要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由點到面全面推開,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要做到完全徹底,按時保質完成專項行動;要毫不松懈做好非洲豬瘟防控,保障肉品市場供給。
“在發展中,要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韓長賦說,改革的重點任務主要有按期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扎實做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收尾工作、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重點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等。
韓長賦認為,在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中,要強化對家庭農場指導服務,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示范創建。促進合作社規范提升,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集中清理“空殼合作社”。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協同發展。小農戶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都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面,工作中絕不能忽視。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把小農戶帶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農民切身利益,必須守好底線,穩慎推進。韓長賦指出,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宅基地“三權分置”,拓展改革試點,豐富試點內容,探索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有效途徑。結合發展鄉村旅游、下鄉返鄉創新創業等,探索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辦法。同時,要組織開展農村宅基地和農房調查,摸清全國宅基地基本情況,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房地一體宅基地使用權登記頒證工作。(記者 李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3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