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湖南省瀏陽市官橋鎮石灰嘴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石灰嘴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哪繕?,探索出一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之路。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破解石灰嘴村基層黨組織薄弱、農村人才缺失、農村融資困難等問題,需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留住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
關鍵詞:石灰嘴村 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弊鳛猷l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湖南省瀏陽市官橋鎮石灰嘴村勇于改革創新,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實踐,高度契合黨中央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要求,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的道路,為當前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許多有益經驗。
一、石灰嘴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石灰嘴村地處瀏陽西大門,與株洲蘆淞區、醴陵兩市區父界,是官橋鎮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村,轄區23.1平公里,環村道路近22公里。下設7個村民小區,共1615戶5848人。2014年定為省級貧困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8戶,500人,2020年村級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石灰嘴村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總抓手,通過通過夯實基層黨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黨建+產業”優勢等方而的探索,在鄉村產業、鄉村治理、鄉村生態等方而,積極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積累了有益的做法和經驗。
(一)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發展起來,鄉村才能振興,群眾才能富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笔易齑鍒猿忠渣h建為引領,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該村是傳統的農業村,擁有耕地4997畝,山林27650畝,其中優質水稻2500多畝,烤煙400多畝,種植水稻和烤煙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在石灰嘴村村黨小組的帶領下,堅持以產業為支撐,整合多方資源,集中力量發展藥材迷迭香種植產業,已經在全村范圍內種植一百余畝,據了解該項目有易管理、少投入、低勞動強度的特征,能夠推動村里種植產業優化升級,提高村民收入。該村村域內有規模工業企業花炮廠兩家,為推動村中剩余勞動力就業,石灰嘴以黨建為統領,以產業帶動為突破口,積極推動產業幫扶,推動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兩家花炮廠帶動本村就業人口400多人,廠內設立了扶貧車間,解決原貧困戶37人。同時在村黨小組的領導下,該村建立冬竹家庭農場,帶動本村就業20多人,解決原貧困戶7人就業。石灰嘴村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成為了該村發展建設的卡脖子難題,建設村集體經濟光靠爭取上級資金項目來輸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自己有造血的功能,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緊緊圍繞石灰嘴村打造垂釣小鎮這一發展理念,與育波生態農場合作,努力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與黃景園釣魚基地合作,入股二十萬元,每年參與利潤分紅,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此外,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投入到船灣小區群利美麗屋場建設中來,通過一年時間,讓群利組舊貌換新顏,提升了群眾的福祉和幸福指數,并成功通過了長沙市農業農村局的驗收。
(二)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鄉村治理
2018年黨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石灰嘴村通過黨建引領,不斷激發鄉村各級各類組織的共同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構建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該村在傳統的鄉村治理過程中,村民參與村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存在著村干部“一言堂”的問題,現在石灰嘴村的村黨小組帶領全體村民一起制定村規民約,村民代表及時發現村民中的問題以及村民的需求,并利用民主決策機制及時把村民中的問題和需求交給黨支部,由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共同商議,進村民會議表決通過,制定村規民約?,F階段,石灰嘴村在村黨小組帶領下,由村民共同制定的村規民約包括精準扶貧、環境衛生、村級治安、公共安全、村級事務管理、集體資源、村風民俗、領里關系、婚姻家庭和執行修訂等各個方面。為進一步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打造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步發展,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設立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建立“黨建+紅媒+都管”的模式,理事會接受村“兩委”管理和指導,實行“五統一”,即:統一組織,統一程序,統一規格要求,統一調配人員,在本轄區內統一服務。紅白理事會組織機構成立后,石灰嘴村的移風易俗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為了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化家園,建設美麗石灰嘴,營造整潔優美、文明有序、健康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同時讓廣大人民群中積極參與環境衛生管理,落實“庭院三包”責任,根據人居環境村規民約,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制定了石灰嘴村群利屋場環境衛生評比機制,各戶都要自覺接受村委會的監督檢查,共同遵守人居環境村規民約。石灰嘴村在村黨小組的引領下,先后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了村群利屋場環境衛生評比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營造守規矩、講文明、正品行、遵節儉的濃郁氛圍。
(三)堅持黨建引領,建設美麗鄉村
建設優美村莊,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強調:“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石灰嘴村在村黨小組的領導下,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全村無耕地建房,無新增耕地拋荒。在村黨小組的帶領下,建設群利美麗屋場,在屋場內建設黨建廣場、籃球場、體育健身設施等,同時全村硬化道路入戶,建設7項水利設施項目,并投入18余萬元安裝路燈亮化設施,全村農村廁所革命即將完成。石灰嘴村積極做到村莊衛生長效管理責任制,對全村環境衛生方面,由各支部組織相應小區責任人、老協成員、保潔員、志愿者等,對全村范圍內進行環境衛生常態化日常管理。并組織相關人員上戶進行宣傳教育,對保潔人員加強管理,崗位責任制落實到個人。通過村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講文明、講衛生等教育宣傳,培養良好家風和村風,達成“共建共享、共管共治”意識,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二、石灰嘴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湖南省瀏陽市官橋鎮石灰嘴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剛剛起步,受基礎條件薄弱、自然和人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存在各種現實難題,需要認真分析這些難題,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基層黨組織薄弱,振興引領不足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已在全黨全社會中達成共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基層黨組織干部隊伍參差不齊,調研發現,石灰嘴村黨員干部人員構成不平衡,平均年齡偏高,男性比例偏高,同時領導班子理論學習有待加強。二是對基層黨組織干部權力監督不到位,調研發現,縣級及以上的黨組織難以把權力監督的觸角直接深入到基層黨組織中去,所以基層黨組織干部行使權力缺乏上級黨組織的有效監督。三是基層黨組織干部建設物質基礎薄弱,調研發現,石灰嘴村黨建黨日活動開展、政策宣傳經費不夠,農村經濟發展不景氣,大大影響了各項基層黨建工作開展的效率。
(二)農村人才缺失,振興動力不足
鄉村振興最首要的是人才的振興,它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如果沒有人才的支撐,鄉村振興只是一句空話,在石灰嘴村鄉村振興中,農村人才的缺失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一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石灰嘴村勞動力流失嚴重,調研發現,該村大部分年輕人為了謀求更高的收入,前往長沙、株洲等地區就業,這就導致該村青年勞動力急劇減少,造成農村空心化現象。二是隨著勞動人口的流失,石灰嘴村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調研發現,該村大部分青年勞動力流向城市,留在村里的要是他們的子女、妻子和父母,留在村子里的這些人自身能力較弱,難以適應該村所發展經濟的要求,阻礙鄉村振興的發展。三是隨著農村產業的發展,石灰嘴村缺乏引進和培養人才的意識,調研發現,該村引進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和針對性規劃不夠,加上引進人才的激勵機制不到位,導致該村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缺乏。
(三)農村融資困難,振興資金缺乏
資金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需要資金的扶持與助推,在石灰嘴村鄉村振興中,資金缺乏是最為重要的問題。一是鄉村產業貸款難,調研發現,石灰嘴村雖然有發展產業經濟,種植水稻和烤煙,開辦農場和花炮產,但這些產業存在著規模不大,成本大,市場不穩定的問題,金融機構對該村的產業關注度也不夠,貸款的銀行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愿意向這些產業發放貸款,導致該村產業融資困難,使得該村產業只能通過民間貸款來解決融資問題。二是鄉村產業利潤回本周期慢,調研發現,石灰嘴村創辦的產業依靠銷售農產品或加工農村副產品、工藝產品獲得經濟收入,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導致該村產業利潤回本慢,農民的收入難以達到預期水平。三是政府支持資金較少,調研發現,石灰嘴村產業的發展雖然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政府支持的力度遠遠不如支持城鎮的發展,導致該村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產業方面存在著資金不到位問題,阻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三、全面推進石灰嘴村鄉村振興的對策
實現鄉村振興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石灰嘴村要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必須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留住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發展質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能不能成事,關鍵在人,怎么把人組織起來干成想干的事,那就需要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持續抓黨建促振興,才能帶動廣大黨員和群眾團結一心干好村級各項事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完善基礎黨組織建設,優化基礎黨組織內部人才建設,同時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監督,嚴抓問責落實到位。二是要加強理論學習,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要每個月召開鄉村振興工作例會,加強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建設的能力,推動村干部、黨員學習新思想,加強村支兩委班子建設,使得村干部、黨員的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得到進一步提高。三是加強組織隊伍建設,駐村工作隊要幫助選優訓強村干部隊伍,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發展年輕黨員,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支持建好管好用好村級活動場所,提高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四是鞏固建設成果,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嚴格落實各項幫扶政策,幫助做好穩崗就業工作,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參與開展易返貧致貧人口常態化監測和幫扶,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防范化解返貧致貧風險。
(二)留住農村勞動力
在鄉村振興中,農村勞動力是主要的力量,以留住農村勞動力為主,引導本土人才回流、加大外來人才引進和縮小城鄉差距對實現鄉村振興至關重要。一是積極引導本地區人才返鄉就業,本地農民在城市工作經歷使他們學習更多的技術,使得這些外出工作的農民工成為具備返鄉創業的新型農民,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吸引他們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二是要通過農村的優勢來引進外來優秀的人才,石灰嘴村離株洲、長沙較近,擁有耕地約五千畝,可以利用市場和土地的優勢,吸引外來人才在鄉村發展相應的產業,讓鄉村享受外來優秀人才帶來的資金技術,并推動鄉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產業的發展。三是要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體系,要“加強農村基層就業服務,統籌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公共就業服務制度,保障城鄉勞動力享有平等的權利”。四是要提高優質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要縮小城鄉生活差距,在教育方面,政府應該加強鄉村師資隊伍建設,制定相關的政策,使教育資然向農村傾斜,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在醫療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醫療的服務力度,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縮小城鄉之間的醫療差距;在基礎設施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縮小城鄉差距,使得石灰嘴村留得住人才。
(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鄉村振興中,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基礎,通過推動農村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生產要素的流動、加大扶持力度實現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農村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石灰嘴村都是家庭或者個人進行農作物生產,使得生產規模較小、收益較低、產業鏈較短,因此可以通過引進資金、土地流轉、土地入股、閑置資金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聯合體、農業產業園,推動農村產業優化升級,使農村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打造品牌產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質量,解決資金周轉難的問題。二是加快生產要素的流動,通過優化生產要素流通渠道,暢通生產要素流通環節,建立合理的生產要素流通機制,把技術要素、管理要素、資本要素和勞動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具有現代理念和技術的人才,提高生產要素流通質量,有效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三是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產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拓展渠道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農村產業要提高品牌建設,利用互聯網推銷拓展營銷渠道,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陳文勝:《論中國鄉村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作者簡介:朱燁,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鄉村治理。陳文勝,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城鄉關系、鄉村治理。來源:《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3)》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