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俊杰: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

[ 作者:黃俊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6-05 錄入:曹倩 ]

——58農服“數字鄉村”平臺示范樣板建設實踐

58農服依托多年深耕三農互聯網行業經驗,以建設全國領先的“數字鄉村”平臺模式為目標,著力構建以村的檔案、組織、人口人才、集體經濟、資產資源、產業等信息數字化聯網,村民的生產、生活、辦事等服務便捷化上網,黨員干部的基層治理、密切聯系群眾等工作可視化用網的數字鄉村平臺。探索建成信息數字化、建設集約化、體系標準化,可應用、可復制、可推廣、可分析的湖南省數字鄉村示范樣板。

一、政策背景

2020年9月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專家評審及復核,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確定,公示了全國117個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湖南省湘西花垣縣、邵陽大祥區、永州雙牌縣、湘潭韶山市4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湖南省數字鄉村建設正式拉開帷幕。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動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2022年1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對“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發展作出部署安排,為各地區、各部門科學有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明確了2023年與2025年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二、現狀分析

自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湖南省各級黨和政府部門以加快推進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著力點,以示范樣板、特色鮮明、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為新突破,積極推動新時代數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打開了良好局面。58農服利用自身技術與資源優勢,積極投身數字鄉村平臺建設實踐探索,在省內多地實踐數字鄉村建設,并組織開展了系列深入扎實的調研、考察工作。通過示范樣板建設、進村入戶訪民、田間地頭交流、座談意見交換等多種方式掌握一手資料,從痛點難點著手,分析問題謀劃規劃,促進鄉村發展難題的解決,切實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經匯總分析,湖南省鄉村數字化發展面臨如下問題亟待解決:

1.數字觀念待轉變。鄉村群眾、部分基層干部對鄉村數字化建設認識不夠,未能充分理解鄉村數字化的重要意義、數字鄉村建設的價值。鄉村振興需轉變心態,利用數字變革契機,促進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交易數字化轉型,轉換致富觀念、改變生活方式,讓鄉村共享數字經濟繁榮。

2.有效數據采集難。鄉村范圍廣、青壯年人口流失、老齡化空心化嚴重、基層干部人數少、各級部門數據報表多、數據掌握不全面、數據統計更新不及時。村一級單位需要引好“上面千條線”,當好“下面一根針”,打破自上而下數據壁壘,建立以村為基本單元的中心數據庫,掌握鄉村家底、人才、問題、發展四清單。

3.治理效能提升難。鄉村干部處于公共治理體系末端,直接與廣大人民群眾打交道,每天要面臨各種治理難題,既要讓群眾滿意,又要面臨上級的考核,鄉村人口居住分散、群眾思想統一難、問題突發處理繁瑣、工作壓力大,對干部的綜合素質、創新治理都提出了新要求。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軟硬件,依托現代技術提升管理治理水平。

4.服務精細到位難。服務機構、服務人才、資金、志愿力量、專業知識、社會資源面向農村投入嚴重不足,群眾需求各異,城鄉公共服務差異化嚴重。利用數字鄉村建設,匯集各級各單位惠農便民服務資源,包括各類政務服務應用軟件、智慧便民設施,引導各市場主體形成合力,形成政府社會齊參與格局,延伸服務“最后一公里”。

5.產業發展突破難。鄉村資源分散、特征不明、分散經營、物流不暢、供需錯位,嚴重制約了鄉村產業發展。引入智慧種養、電商直播、供需匹配、專業服務的現代生產經營方式,數字賦能引導產業集聚、盤活村集體經濟,引導社會幫扶助農致富。

三、建設思路

鑒于以上鄉村五大共性問題,58農服正在湖南省范圍內搭建一個以村為基本單位、以村民為用戶主體、貼合三農應用場景、具有推示范廣效應、兼具前瞻適應未來發展的數字鄉村樣板。通過數字鄉村建設,涵蓋生產、生活、服務、交易、治理多元場景服務,通過鄉村數字化轉型升級,幫助基層干部村級數據全面匯聚、村級事務直觀可視、村級信息主動掌握、困弱監測動態跟蹤、監控盲點治理盲區全面覆蓋;幫助村民農業生產、教育、醫療、養老、返鄉就業、生活系列服務全域觸達。

具體工作包括:

治安應急方面:整合本村范圍內的雪亮工程、天網工程、道路交通等安全監控設備,查漏補缺填補重點位置區域,引導村民家庭安全監控設備集成聯網,形成防控應急響應監控網,結合村級治安聯防、防火防溺水、禁捕禁漁、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提供支持。升級改造“村村響”為智慧廣播,應用場景包括行政通知、防疫宣傳、防詐騙宣傳、國家應急發布、氣象預警發布、水情預警發布。豐富電視、手機應急預警渠道,將應急通告、預警訊息、安全須知利用電視終端推送到戶,滾動播放,利用手機終端推送到人,重要的消息不再錯過。

服務群眾方面:建設一站式服務微信小程序,集成提供包括黨務服務如黨費繳納、黨員教育、組織生活、志愿者活動等;綜合治理如糾紛調解;勞動保障如居民醫保、老年人生存認證、養老服務、就業服務、失業證辦理等;衛生健康如流動人口、準生證代辦、獨生子女獎勵、未婚證明等;民政救急如殘疾人服務、低保戶認定、廉租房申請、退役軍人服務、大病救助服務;教育學習如幼兒教育、留守兒童在線學習、四點半課堂、小初升學政策、周邊教育資源、城鄉教育一體等;村本級業務如證明開具、政策咨詢等。

產業發展方面:充分調研本村資源稟賦,引入智慧種養技術如智慧大棚、智慧果園、智慧養殖等技術,引導村集體經濟成立合作社,培訓公司化運作能力,將土地流轉信息、產供銷信息、資金資源信息數字化。挖掘本地優質農特產品,推動農產品商品化,聚集并優化區域內物流、冷鏈資源,打通農產品出村進村最后一公里,利用電商直播平臺推介本村產品,開設一村一店的本村品牌形象店,集中展示本村產品。挖掘文化旅游資源,將區域內家庭農場、合作社、農家樂信息網上形成信息聯盟,打造特殊鄉村旅游線路圖。為此58農服專門成立58農服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益陽紫薇村,已實施350畝示范基地,建成水肥一體化智慧大棚40余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通過自主技術研發,最大限度降低建設成本,致力于推廣農民用得起的智慧大棚,同時投資成立“益棵”農資品牌,在湖南全省利用社群團購模式推廣廠價直銷的肥料,為農民生產降本增效。

鄉村文化方面:以信息化手段結合和升級文明實踐站,線上開設網上大舞臺、開展廣場舞、手工制作、鄉村美食等評選活動,宣傳農村匠人、致富帶頭人、文明戶,弘揚社會正氣,宣揚身邊好人、先進典型,發揮道德模范的引領作用,提升居民文明素質。打造線上積分超市,推廣文明積分制,用積分排名榮譽、兌換生活用品等方式,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家園清潔行動,激發農民投身鄉村振興的意識。

創業創新方面:利用數字鄉村平臺,打造政策+平臺+服務”三位一體模式,通過政策宣傳,大力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地就業,吸引農民工帶著信息、技術、資金和項目返鄉創業,讓農村形成致富“新風口”、“創業新高地”。利用數字鄉村匯聚的農村資產資源數據,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信息支持;線上開設技能培訓專區,通過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開設企業招工專區,匯聚周邊企業招聘信息,讓村民就近就業。

平臺運營方面:58農服致力于提供專業互聯網平臺運營,推動數字鄉村平臺建設與運營一體化一站式服務,依托58集團在資源整合、藍領招聘、技能培訓、互聯網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線上線下提供公益便民、電商直播、產業孵化、供應鏈整合、基層干部培訓、鄉村人才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推薦服務、農技知識服務、鄉村文旅打造、農村電商培育、新媒體孵化等綜合服務,改變傳統信息化建設交鑰匙模式,采用培訓陪跑、協助運營、社會化服務等形式,交鑰匙的同時共同參與平臺運營,為基層管理者提供管理培訓,為平臺應用者如合作社、涉農企業、農民提供如直播電商、就業技能培訓。讓數字鄉村平臺成為生產經營的

四、整體目標

以村為基本單位,搭建一個集管理服務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平臺將涵蓋生產、生活、服務、交易、治理多元場景,實現村的檔案、組織、人口、集體經濟、資產資源、產業等信息數字化聯網,村民的生產、生活、辦事等服務便捷化上網,各級黨員干部的基層治理、密切聯系群眾等工作可視化用網。探索建成信息數字化、建設集約化、體系標準化、功能易用化、操作簡單化、提示自動化、界面人性化、業務合規化、數據安全化、推廣快速化的“十化合一”數字鄉村平臺樣板。

 

(作者系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副理事長,湖南五八農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有码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亚洲性爱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制服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