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彭水縣農民工基本情況
全縣戶籍人數71萬人,其中農村戶籍人數50.1萬人,農村勞動年齡內勞動力總數28.24萬人;全縣轉移就業18.5萬人,其中市外轉移就業9.2萬人,市內9.3萬人。
二、彭水縣農民工返鄉及外出調查情況
根據我縣開展的春節前后農民工返鄉和外出情況調查統計匯總數據,全縣節前市外農民工返鄉過節人數達到5.5萬人,占市外務工就業農民工總數的59.7%,返鄉人數比往年同期增加10%左右。從返鄉時間上看,比往年明顯提前,往年主要集中在春運開始后,而2015年從國慶后就開始陸續返鄉;從返鄉區域看,東部區域返鄉人數2.8萬人,中部區域返鄉人數1.4萬人,西部區域返鄉人數1.2萬人,其他區域返鄉人數0.3人。在統計時間點,從返鄉創業就業意愿看,有意愿返鄉創業的0.03萬人,有意愿返鄉就業的0.4人,將繼續外出務工就業的4.6人,占市外返回農民工總數的8.6%,其他原因轉暫時不外出的0.47萬人;從有意愿返鄉就業群體的意愿行業看,愿意到信息產企業就業的0.06人,愿意到機械制造業就業的0.05人,愿意到服務行業就業的0.11人,愿意到建筑行業就業的0.15人,愿意到其他行業就業的0.03人;從有意愿返鄉就業群體的意愿就業區域看,愿意到主城就業的0.22人,愿意在本縣內就業的0.14人,愿意到其他區縣就業的0.04人;從繼續外出務工群體4.6萬人就業穩定性看,返鄉原崗位工作的1.4萬人,占繼續外出務工人數的30.4%,比往年同期下降8.6%,重新謀職的3.3萬人,占繼續外出務工人數的69.6%,從目前外出的情況看,已經外出的2.6萬人,占繼續外出務工人數的56.5%,比往年同期下降10.3%,還沒有外出但將陸續外出的2萬人,占繼續外出務工人數的43.5%,預計在3月中旬均將外出。
根據實地調查了解情況,漢葭鎮大樹村三組農民工沈洪云介紹,他們是在外面做鋼筋工,每年都沒有固定的區域,他們近幾年去過廣東、江蘇、上海、湖南等地,相對來說去年找工作做要難一些,而且收入與往年相比,也明顯下降,但由于在家務農更找不到錢,所以還是要外出打工,繼續做鋼筋,往年都是初幾就出去上工了,今年目前還沒有聯系到老板,還在聯系找人找地方,估計過幾天將會走,他們周圍的有少數人這幾天已經走了,多數還沒走。據喬梓鄉雙河村四組農民工任云秋介紹,他們一起出去的人很多,幾十個一起的,去年上半年完全沒有找到錢,在外跑來跑去花了很多錢,七月份才在山西太原找到工地,收入比前年少了一半,年前回家過年,由于工地還沒有完工,今年將直接去山西原工地上工,幾十人都將就在最近幾天過去。據桑柘鎮大喜村一組農民工王禮兵介紹,他原來一直在同河煙花爆竹廠上班,收入也還不錯,但由于廠里技改,老板說要一年的時間才搞得完,所以今年只有外出打工了,以前在北京干過搬家工,認識一些本縣的熟人,他已經買好了去北京的車票,準備去北京干一年再回來廠里上班,廠里面幾十個工人今年都上不了班,只有另謀職業了。據喬梓鄉四組農民工張澤虎介紹,他原來長期在縣內煤礦上班,由于煤炭行業不景氣,逐漸關閉,他們所在煤礦也于去年關閉了,只有外出打工,原在礦上上班的近百人也失業要另謀出路,其他煤礦也是一樣,自己年紀較大,又沒有什么專業技術,已經在年后去了一趟湖南,但由于廠里工資較低,每天只有60元的工資,所以沒干,另外又沒有找到合適的,所以又返回來了,等待看其他的熟人在外面找到稍好一點的崗位后再去。
據太原鎮麒麟村負責人介紹,他們村在外面的農民工不論男女多數都是做架子工,主要是在浙江,太原鎮在浙江等地做架子工的也很多,而且有好多個都是包工頭,發展得很好,在外面包的工地多,正是由于包工頭多,再加上親連親、戚連戚的帶動合伙,他們村上返回的農民工大多數都已經外出了,太原鎮在外面錢找得多、成功的、當老板的人也很多,有的人在外面發展好了,也想回來創業發展。文天福就是今年春節期間回來開廠的例子。通過與文天福的交流和在文天福的廠里了解到,35歲的文天福以前一直在浙江打工,前幾年積累了一些資金,在浙江投資開辦了一個紙制品廠,當起了老板,生意做得紅火。以前一直想回家發展,可苦于家鄉交通條件沒能如愿,去年回家看到“彭石”快速通道建成,毅然決定返鄉創業,于春節前夕在太原鎮場上租了廠房,將浙江廠里的機器設備、加工原料等分了一小半運回了老家,帶回技術人員安裝調試,正月初三就正式投入生產。主要生產環保型一次性飲水紙杯。目前聘請了當地三個工人,生產出來的第一批成品已銷售完,目前主要是銷往本縣、黔江、酉陽、秀山等地。由于目前租來的廠房比較小,達不到生產需要,準備就地租用兩畝土地自建廠房,增加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一方面可以壯大發展,另一方面也以解決更多的當地勞動力就地就業。目前正在辦理相關證照和手續。
三、農民工外出就業形勢分析
國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就業形勢也比較復雜,任務非常艱巨,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將會導致用工不足”。由于受全國經濟增長下滑、化解產能過剩和就業結構性矛盾等因素影響,農民工外出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尤其體現在建筑、煤炭、鋼鐵、加工制造業。從全國形勢經濟增長情況看,我國經濟增長率2013年為7.7%,2014年為7.4%,而2015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僅為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長6%;第三產業增長8.3%。就業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單位GDP增長的就業拉動能力明為:每億元GDP容納的就業量,第二產業約為1058人,第三產業為1348人。雖然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發展速度變緩,下行的壓力短時期內還難以改變,用工整體需求下降,進而極大地減少了由經濟快速增長而帶來的就業需求量的增加,影響了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效應。中央化解產能過剩導致煤炭、鋼鐵行業170萬工人下崗失業,需要重新謀職。從就業結構性矛盾看,農民工求職的“人往高處走”思想意識和自身的技能技術普遍較低的綜合能力,導致就業結構性矛盾本身一直存在,再加上產業產能升級,企業對技術、高技術人才的需求明顯加大,導致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四、意見和建議
面對國內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復雜的就業形勢,需要更加積極地加強對宏觀經濟的調控,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新的經濟業態和就業動能,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就業崗位來緩解投資拉動不足、產業升級和產能過剩等帶來的第二產業用工不足;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施更加積極、穩健的就業促進政策,加大政策落實力度,促使企業穩崗穩員,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加強對農民工等新生代就業者擇業觀念引導,增加就業穩定性;大力推動和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程,形成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加大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建設和公共就業服務力度,為廣大農民工等就業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作者單位:彭水縣就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