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基層奮斗的青春依舊美
從山東一個小縣城到天津打工的28歲小伙兒馬慶坤怎么也沒想到,只有初中學歷的他,會被選為團天津市委常委。日前,這個平日在工廠里專注于手表模具維修的技術能手,來到共青團天津市十三屆六次全委會現場,與其他14位團市委常委一起,坐到了第一排。坐在“工人常委”馬慶坤旁邊的,是一位“農民常委”——來自天津薊縣、帶領鄉親種植生態蔬菜的劉丹。(中國新聞網,2016年3月3日)
馬慶坤用自己的經歷影響了身邊的人,如今已成為團市委常委的他在琢磨如何給外來務工人員多一些幫扶,讓他們對城市和職業更有歸屬感。和馬慶坤同時當選為團市委常委的劉丹,則是一線農民的代表。這位土生土長的薊縣女孩,有著不一般的經歷。本科畢業后,她考上了英國斯特林大學銀行金融專業研究生,回國后先后在幾家金融機構就職。然而,她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回鄉帶著鄉親種植生態蔬菜致富。
“立足基層一線,選拔普普通通的農民和工人作為團市委常委,這是頭一次。”馬慶坤和劉丹的“普通”,會讓年輕人覺得離團組織更近了,但事實上,他們并不“普通”,作為各自領域的行家里手,他們的奮斗經歷傳播著一種青春正能量,也能影響和吸引更多年輕人。
他們的到來,為基層建設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以往團組織選拔領導干部,大多是在體制內,讓想要干點實事的年輕人對于這行望城莫及。而這一次吸納工農一線代表進常委,更符合群眾性原則。對組織來說,注入年輕力量,新思維更能帶來新發展,對個人,自己的優勢得以發揮,無疑不是一件好事。我們的團組織也好,黨組織也罷,都應該吸納更多的年輕血液進來,讓年輕的新概念,新思路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作者地址:四川省北川縣開坪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