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不忘拍蒼蠅,6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通報稱,近兩年來,農村基層工作人員套取、侵吞、挪用扶貧資金的犯罪呈多發態勢,兩年時間,四川檢查系統查辦涉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1615人。(新華網4月7日)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工作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所謂“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一個基層組織干部素質的高低將關系到基層工作的好壞,關系到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更關系到干群關系與群眾利益。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實惠,主要看是中央大政方針在基層落實的怎么樣,老百姓滿不滿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對基層工作滿不滿意。“蠅貪”泛濫,其害如“虎”。治理基層貪腐,懲治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也要扎牢制度籠子,管住“微權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抓了很多貪污受賄數千萬的“大老虎”,雖然這些“蒼蠅式腐敗”所涉及的金額可能小一些,但這是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腐敗現象,影響很大。一些黨員干部自身素質較低,法律意識淡薄,無視黨紀政紀,在利益面前禁不起誘惑,公然選擇違法亂紀;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對黨員干部管理的缺失,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夠嚴格,缺乏對基層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法制教育。還有一些基層干部認為,鄉鎮地區遠離中央和省會,天高皇帝遠的,紀檢組不會查到他們身上去;就算是查到了,也只是小貪小腐,疏通疏通關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了,但是反腐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力度不減反而還要加大。目的就是要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潔政治目標。
基層群眾面對的是基層干部,沒有好的基層干部隊伍,再好的政策都難以落實,群眾老百姓的希望就會落空。筆者認為基層群眾有特有的監督作用,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所以干部首先要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要讓貪污的思想腐蝕了自己,而是要將老百姓時刻放在心中、掛在心上,堅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原則,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讓老百姓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實惠,這樣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升黨員干部的形象;其次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管理和懲治,讓老百姓看到中央反腐的信心,從基層開展營造出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最后要發揮公眾監督作用,由此群眾就不僅會持續有獲得感,而且會成為正風反腐的積極推動者。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片口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