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龔典君因嚴重違反紀律,官商勾結,影響惡劣,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龔典君回憶,看到老板們開著豪車、帶著情人出入星級賓館和高級會所,心里癢癢的,自問:“我的能力不比他們差,為什么不能像他們一樣瀟灑呢?”(中國紀檢監察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干部不要當得那么瀟灑,要經常臨事而懼,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要經常有睡不著覺,半夜驚醒的情況,當官當得太瀟灑準要出事。”假如龔典君都能牢記總書記的告誡,能“臨事而懼”“經常有睡不著覺,半夜驚醒的情況”,我請問,還會身敗名裂、鋃鐺入獄嗎?
“當干部不要當得那么瀟灑”,也就是說,官員要有起碼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憂患意識。用總書記的話說就是:“當領導干部就是要有擔當意識,我為什么經常講底線思維,就是要有充分準備,要有戒懼之心。”我注意到,對官員“當干部不要當得那么瀟灑”的告誡,是總書記早在2013年7月18日就已提出。然而,縱觀他提出告誡以來諸多落馬官員,其中大多是為了追求像老板一樣“瀟灑”。
所謂瀟灑,原指人形容神情舉止灑脫不拘。在九十年代初期,葉倩文名曲《瀟灑走一回》,用優美旋律把瀟灑演繹得明明白白:“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里有你追隨。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今天,“瀟灑”一詞仍未過時,步入小康生活的人們紛紛提出了要“活得瀟灑一點、灑脫一點”的口號。的確,當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之后,人們完全有理由活得瀟灑一點、灑脫一點。官員也有追求“瀟灑”的權利。但作為納稅人錢養活的“人民公仆”,要把握好“瀟灑”的內涵。
官員“瀟灑”追求的應該是一種志向,一種人生的理念。毛澤東曾寫下這樣的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表達了對人生的一種追求。就現代官員而言,要胸懷天下,造福大眾。一代偉人周恩來、鄧小平,人民公仆焦裕祿、孔繁森等等,都把為人民服務當成畢生的追求,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燦爛的一筆,這才是真瀟灑。然而,現實生活中,少數官員把“外面彩旗飄飄,家中紅旗不倒”當做瀟灑,把“前呼后擁”當瀟灑,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當瀟灑。最后留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恨。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黨員干部在與企業人員交往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清白、守法、公平、公正、兩袖清風、廉潔干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分清楚什么是墮落,什么是瀟灑,做一個心中有民、心中有責的好干部。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平武龍安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