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省會長沙的衛星城、國家首批旅游強縣,寧鄉旅游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基礎。而在供給側,寧鄉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文化旅游資源獨特,青銅文化、溫泉文化、禪宗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輝映。當前,寧鄉積極貫徹國家旅游局“全域旅游”和省委、省政府“旅游強省”戰略部署,推動實力園區、新型城鎮、美麗鄉村“三大建設”全面展開,努力打造“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的品質旅游市場。
全域景區化,環境大改善
全域景區化是全域旅游的基礎。我們堅持把寧鄉全域作為一個大公園、大花園、大觀園來規劃、建設和管理,由點到線到面搞好環境整治、由初級到中級到高級逐步提升品質、由表及里及深,嚴格保護環境。
發展全域旅游,要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寧鄉通過動員群眾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讓家園從干干凈凈到整整潔潔、漂漂亮亮、舒舒服服、甜甜蜜蜜不斷升華。如此一來,居民的環境改善了,生活舒服了,又能吸引游客前來,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投入多元化,資金不再難
旅游是顆甜櫻桃,雖然美味,但離不開栽樹、施肥、滅蟲的功夫。在發展全域旅游的過程中,怎樣用有限的財政資金,實現最大的撬動作用,種出最美味的櫻桃樹,寧鄉花了不少心思。
按照寧鄉旅游發展規劃,2015、2016、2017三年全域旅游大口徑大約共投入260億元。錢從哪里來?主要是五個部分。
政策融資一部分。通過貸款、債券、基金等手段融資,如爭取市政府支持一次性從城市發展基金中切塊10億元用于大型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爭取農發行貸款15億元用于溈江十里畫廊建設,與長沙銀行合作設立10億元美麗鄉村建設專項信用貸款。
招商引資一部分。大力度招引文化旅游優強項目,如引進投資90億元以上建設華強?長沙美麗中國大型主題公園,引進香港鍵橋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花明國際幸福城,引進香港九龍倉集團投資6億元建設奧特萊斯購物公園。
打捆整合一部分。將國土整理、農業開發、城鎮建設、交通、水利、棚改、環保等各渠道資金,通過行政手段和項目平臺有機統籌、集中使用、各司其責、各表其功。
群眾自籌一部分。動員創建美麗村莊、美麗屋場、美麗庭院,僅去年下半年,全縣群眾自投勞工50.6萬余人次,捐資集資8000萬元,初步建成示范點89個,一大批土辦法、好辦法、巧辦法充分匯聚。
財政獎補一部分。去年年底,縣財政拿出4000萬元對美麗鄉村建設典型和項目進行分檔獎補,今年開始,縣財政每年安排全域旅游獎扶資金6000萬元,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全域景區化建設。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通過全域景區化推動全域旅游,而全域旅游的最終目的是富民強縣,老百姓參與全域景區化建設的熱情很高,而財政對旅游產業的投入也發揮了杠桿作用,帶動了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營銷高級化,效果不一般
旅游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創意經濟、營銷經濟。同樣的基礎條件和優勢資源,策劃營銷手段不一樣,效果和效益往往會有天壤之別。
寧鄉的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過去一些年對旅游景區的投入也不少,但經濟和社會效益發揮與預期有差距,我們致力吸取省內外、國內外一些成功的經驗,把旅游營銷提到重要位置上來,切實提高寧鄉作為旅游強縣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我們創設的“大美寧鄉”微信公眾號粉絲過50萬人,被騰訊研究院列入全國十大經典成功案例深度剖析。
我們正與湖南衛視合作,包裝策劃關山?三城演義都市大直播、鄉村旅游創客論壇、道林古鎮“超越”時空旅游節、炭河古城開放典禮、創意煤城?跨年喜樂會系列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重點、全年吸引眼球”。
我們發起成立華中六郡旅游聯盟,與黟縣、登封、婺源、秭歸、鎮遠全方位合作,形成集聚效應、抱團發展。
管理集約化,后續有保障
開發景區想要不走彎路,科學的規劃和統籌必須先行。想要讓全域景觀風貌成為生產力,真正實現富民強縣,必須統籌全域各類資源,發揮整合效應。為此,我們運用了三種整合手段:
一方面,在寧鄉西部的黃材鎮,依托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河里西周青銅文化遺址遺存和獨特自然風貌,打造炭河古城,以此統籌周邊的灰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溈山密印寺佛教風景區和青羊湖國家森林公園,并輻射帶動更大范圍的旅游風景區,使其成為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我們成立縣全域旅游工作委員會,統一規劃全域旅游發展,統籌研究全域旅游工作,高位協調解決全域旅游各個方面的問題。
另外,我們還與杭州宋城集團戰略合作,統籌縣內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強大綜合競爭力的文旅航空母艦。
隨著旅游消費升級,未來的旅游一定贏在品質。寧鄉縣將繼續努力,抓住全域旅游的機遇,全方位改善旅游供給,提升旅游體驗,力爭在將來更好滿足游客需求、贏得更多游客認可。
(作者為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大美寧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